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回归主流!让孤独症儿童像正常儿童一样说话、玩耍、做和正常儿童一样的行为,而不是那些非社会性的行为。说起来很残酷,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然而,如果训练不到位,康复不成功,别说将来的结婚,自力更生,就连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可能无法进入。是的,情绪难以控制的孤独症儿童,学校管不了;不会表达的孤独症儿童,受了委屈也无处发泄;没有自主学习能力
青少年发育迟缓表现
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回归主流!让孤独症儿童像正常儿童一样说话、玩耍、做和正常儿童一样的行为,而不是那些非社会性的行为。说起来很残酷,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然而,如果训练不到位,康复不成功,别说将来的结婚,自力更生,就连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可能无法进入。是的,情绪难以控制的孤独症儿童,学校管不了;不会表达的孤独症儿童,受了委屈也无处发泄;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孤独症儿童,也无法完成学业。
这就是现实!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面对现实,改变孤独症儿童的命运!
如果能够意识到孤独症儿童将来要回归主流的目标,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更多“生活经历”训练。这里,我为大家分享两个基础的训练。
注意,这两项训练,同样是为程度较好的孤独症儿童准备的。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训练效果会减弱很多!
自闭症儿童在认知方面的能力较差,他们对环境的理解能力也差,我们不仅要培养小朋友参与游戏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游戏,同时还要求他们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执行规则,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首先要让他们理解游戏及其规则,这就需老师或家长的辅助,当他们能达到要求时,马上给予强化,如:濠仔是个多动且不听指令、不喜欢人多、易烦的孩子,因此周六的亲子游戏是无法参与的,但他理解能力、模仿能力较好、对事物较好奇,所以,我们(指老师)与其母亲一起玩游戏,让他先看,感受游戏的快乐,两个星期后让他也参与游戏进来,每当他能遵守游戏规则时,就马上给予强化,这样,当他对游戏产生的兴趣变得持续稳定时,我们的辅助就可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强化也逐渐减弱,如此一来,遵守和执行游戏规则就成了他们非常自觉的一种行为了。提高身体协调能力,让整体得到改善,也就是说:语言出现问题,往往不是语言的本身,而是身体感觉统合出现问题。
笔者从实际教学的经验中,提出关于进行社会故事的建议:
一、内容应符合学生能力:应符合自闭症学生的识字程度和学习能力,并求简明扼要。
二、不限文字,可大量运用可视化教材:除了文字叙述,也可配合图片、影片等,以符合自闭症学生用视觉学习的特性,让自闭症学生清楚知道要做的事务及应表现的行为。
三、订定学习步骤:订定明确的学习步骤,减少学生面对情境过度及无所适从的现象。
四、跨情境应用:尽量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可使用,以达跨情境类化效果,同时也可教导他随身携带,以利于类化。
五、可随时修正:内容可随时修正,以反映学生学习需求。
从目前既有的实证研究可知,运用社会故事策略,能有效增进自闭症学生的社会互动和问题解决技巧,显示社会故事策略的可应用性,惟自闭症的成因和学生特质具有异质性及个别化,在从事实际教学时仍应考虑个别差异并做适当的调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