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向技术要”原则,从冬枣剪枝、抹芽、开甲到施肥、采摘,聘请冬枣深入田间地头为枣农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引进新技术,积极调整冬枣产业结构,高标准建设大棚冬枣园,限产提质,打造精品,形成“新技术——多增收—更新技术”良性循环,不断促进冬枣产业结构的优化。冬枣含糖量适中,味美可口,具有清理肠胃,有助于消化之功效,因此是美容的佳品。新建冬枣商贸市场、积极进行农
大棚温室冬枣基地
本着“向技术要”原则,从冬枣剪枝、抹芽、开甲到施肥、采摘,聘请冬枣深入田间地头为枣农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引进新技术,积极调整冬枣产业结构,高标准建设大棚冬枣园,限产提质,打造精品,形成“新技术——多增收—更新技术”良性循环,不断促进冬枣产业结构的优化。冬枣含糖量适中,味美可口,具有清理肠胃,有助于消化之功效,因此是美容的佳品。新建冬枣商贸市场、积极进行农企对接、成立冬枣合作社等各种渠道,搭建起高规格冬枣产销平台,增加抗市场风险力,提效益,为冬枣销售“保驾护航”。

温室冬枣采收:
为了提高效益,提倡分期采收。成熟一部分,采收一部分。可提高产量和,使效益倍增。
病虫害防治
采用树体主干设隔离带(贴黏虫带),防止幼虫上树,深翻树盘,杀死越冬害虫及病原菌等,推广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中,提倡使用高效低残留药,推广使用生物制剂,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三致”药和禁止使用的药。
温室冬枣高密度栽植, 采用新的定干方式,实现当年栽植二年有效的模式从2010年,项目组先后在安仁的安昌村、伏坡村的3个冬枣温室中进行了高密度栽植试验,在栽植中首先打破了传统的定干高度,使定干高度从常规的60~80cm降到20~30cm,结合水肥管理,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5cm,有3条以上侧根,主根长20cm,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伤害。2014年进入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冬枣素有“南荔枝、北冬枣”百果王的盛名。冬枣的保护地栽培,其目的一是促其早熟,提前上市,二是减少药的使用,生产绿色无公害果品,从而达到淡季供应的超稿效益。果皮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5%,营养价值更为“百果之冠”,所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因此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冬枣又是冬枣的里,由于临近黄河,雨水充足,气候干燥,所产冬枣更是甘甜爽口。
冬枣成熟早,口感甜脆。采用日光卫士、钢架微棚、冷棚等农科设备,给冬枣搭建一个非常科学的小生态圈,让冬枣的生长环境可控、可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