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螺纹连接技术要求
1、连接套
①、
经检验合格的连接套,包装箱内应有明显的标记,一端孔 应用密封盖扣紧。 ②、 连接套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安装前应进行复检。 ③、
连接套不能有严重锈蚀、有油脂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缺陷 或杂物。 ④、 连接套为副6f级,并符合GB/T197的规定,表面粗糙
度不6.3。 ⑤、 按照施工的实际需要 标准型:用于一般连接
钢筋套筒厂
直螺纹连接技术要求
1、连接套
①、
经检验合格的连接套,包装箱内应有明显的标记,一端孔 应用密封盖扣紧。 ②、 连接套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安装前应进行复检。 ③、
连接套不能有严重锈蚀、有油脂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缺陷 或杂物。 ④、 连接套为副6f级,并符合GB/T197的规定,表面粗糙
度不6.3。 ⑤、 按照施工的实际需要 标准型:用于一般连接钢筋的部位;
2、 施工准备 为了满足本工程质量及进度要求,由单位负责施工:
本工程将由施工单位调派李才星到现场负责。 ②、 确保现场有机械操作工2-4人(有上岗证)钢筋滚压
机2台,并根据施工现场要求随时增加,机械及人员以满足施工进度。 ③、 在施工现场设专职质检员壹个,对所有加工与安装的接头
及时检查,并做好记录(统一 表格式);确保工程质量优良(优良率)。 ④、 在施工现场设专职 安全员壹名,配合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并做好记录。
3、 丝头加工
螺纹加工直径调定:根据所加工直径,把滚丝的相应规格 通过通止棒调整,然后锁紧滚丝轮,严禁一次调定,滚丝牙应相对吻合,严禁丝牙交叉锁紧。 ②、
长度调整:根据所滚压钢筋直径丝头长度,把行程调节板 上相应的刻线对准护板上的“0”刻线,然后锁紧,即完成初步调整。 ③、
直径、长度的调整:由于各部误差积累影响刻线的准确性,
所以刻线均为初步指示线,后以实际加工的直径和丝头长度进行微调,直至合格,调整时必须直径从大到小,丝头长度由短到长,顺序渐渐的进行调整。 ④、
钢筋安放:把床头置于停车极限位置,将加工钢筋卡在夹 钳上,钢筋伸出长度以其端面与滚丝头钢丝轮外端面对齐为准,然后夹紧钢筋。
钢筋连接套筒的优势与接头等级的介绍
钢筋连接套筒的长度是决定钢筋连接套筒合格的重要因素,钢筋套筒主要用于建筑行业中,给建筑行业到来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1、在建筑工程行业使用钢筋连接套筒可以大大降低材料的使用,而且操作简便,不受钢筋成份种类限制。 可提前预制,不占工期,加工。
2、直螺纹套筒具有连接方便、快捷、简单,施工不用电,风雨无阻,可全天候施工。
3、可连接横、竖、斜向的HRB335、HRB400同径或异径钢筋。
那么你知道钢筋连接套筒的接头分为三个等级吗
Ⅰ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或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Ⅱ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Ⅲ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35倍,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Ⅰ级、Ⅱ级、Ⅲ级接头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Ⅰ级、Ⅱ级、Ⅲ级接头应能经受规定的高应力和大变形反复拉压循环,且在经历拉压循环后,其抗拉强度仍应符合本规程表1的规定。
高温下钢筋连接套筒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连接形式对结构的整体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合理的连接形式能有效的提高其结构的强度,经济性,加快施工进度等。目前国内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钢筋连接方式有以下3种:焊接连接、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合理的连接方式。随着我国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筋连接套筒挤压连接作为一种新型机械式钢筋连接措施,与传统的搭接和焊接相比具有接头性能可靠、质量稳定、设备简单轻巧、施工速度快、节约钢材、不受气候及焊工技术水平的影响、安全无火灾隐患等优点。因此,套筒连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层建筑以及一些重大工程,并且得到了普遍好评。然而随着建筑火灾的频发,建筑结构火灾下的安全分析以及钢筋抗火性能研究的日益深入,研究采用套筒连接的钢筋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显得十分必要。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的加载设备为 试验机,升温装置为筒式电热炉和温控仪。试验地点为学院工程系力学实验室。
1.2 试验材料
采用的钢筋连接套筒由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硕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并提供,选用两种不同类别的钢筋连接套筒接头——普通套筒与冷压套筒,套筒均按三级钢做成。试件分3组,共11根,其中4根为细晶钢筋普通套筒连接、4根为细晶钢筋冷压套筒连接、3根为普通三级钢普通套筒连接,如图1所示。钢筋直径都为20mm。
1.3 试验方法及过程
试验中细晶钢筋普通套筒和冷压套筒采用150℃、300℃、450℃、600℃这4个温度观测点,三级钢筋普通套筒采用200℃、400℃、600℃这3个观测点,共6个温度段。将试件放入筒式电热炉内,安装电子应变仪,加热至预定温度后保持恒温15min,并对高温引起的自由膨胀变形清零,以0.5kN/s的加载速度开始加载,考虑到极限强度对耐火设计意义不大以及电子应变仪的量程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