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的加固技术措施
(1)截面补强法:在局部或沿构件全长以钢材补强,连成整体使之共同受力;
(2)改变计算简图:增设附加支承,调整荷载分布情况,降低内力水平,对超静定结构支座进行强迫位移,降低应力峰值;
(3)预应力拉索法:利用高强拉索加固结构薄弱环节或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刚度和稳度。
3.钢结构工程确定加固方案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1)原有
钢结构廊架跨度
.钢结构工程的加固技术措施
(1)截面补强法:在局部或沿构件全长以钢材补强,连成整体使之共同受力;
(2)改变计算简图:增设附加支承,调整荷载分布情况,降低内力水平,对超静定结构支座进行强迫位移,降低应力峰值;
(3)预应力拉索法:利用高强拉索加固结构薄弱环节或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刚度和稳度。
3.钢结构工程确定加固方案前,应搜集下列资料:
(1)原有结构的竣工图(包括更改图)及验收记录。
(2)原有钢材材质报告复印件或现场材质检验报告。


未来建筑=被动房+装配式+钢结构?
能耗仅为普通节能建筑的1/10-1/4,若折算成国内标准,建筑节能率约为92%;
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18℃-24℃,房间全年有新鲜空气,不潮湿,无霉菌;
以北方采暖地区估算,可以在2050年时累计节省34亿吨标煤,并将每年采暖能耗增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
冬季的长江流域,“屋外比屋内暖和”将不再出现,南方的供暖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种新工艺、新建筑——被动房。

2016年9月22日至23日,一届亚洲被动房大会在青岛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顺利进行,来自德、奥、意、日、韩等国的与国内学被动房一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BIM技术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
BIM建筑信息模型
BIM指建筑信息模型,是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在从立项到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应用BIM技术进行立体施工规划以及可视化的虚拟建造,这使得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在大大减少了各种变更和返工同时使工期和成本得到优化。
同时,依托BIM模型与楼宇智能控管系统的兼容,位于一层的能源管理中心可以将整个体验中心的能源消耗状况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使得人们对被动房的绿色节能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被动房大会上,多位学者提到了BIM技术在被动房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作用,与会就BIM与被动式建筑一题专门对BIM技术在方案优化以及建筑光学、热学的等方面模拟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BIM技术与被动房的密切结合将会未来被动式建筑理念的发展潮流,BIM技术将为被动式建筑技术在不同气候区的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此外,没有热桥轻钢结构体系,建筑本身不节能,这项技术解决了建筑物冷热桥的问题,具有巧妙的特殊连接件。
为贯彻落实部委关于推广BIM技术应用的要求,中德生态园制定了《会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意见》,在园区工程项目中大力推动BIM技术应用,目前已在被动房技术体验体验中心、汉德D-ZONE等项目中得到很好的实践。
日前,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被动房——山东建筑大学综合实验楼项目完成了结构封,这也标志着被动房初步建成。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工程,主楼地上六层,建筑高度为24米,独立基础,钢框架结构,主要为实验室和研究室;合堂教室地上二层,建筑高度为13.4米,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主要用于大会议室和90人合堂教室。对于海水中海上平台的结构,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如“锌块阳极保护”,以防止腐蚀。该工程为国内一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体系,用钢量约为900吨。
钢结构人行天桥之铁路工程运用
在9月份即将开工的,爱丁堡和Tweedbank之间的线路的建设构成了新的国内铁路。该线路原本是1849年开建的Waverley线,并通过洛锡安苏格兰边界联爱丁堡和卡莱尔。然而,由于许多分支线该线路于1969年关闭。
2006年,当地民众终于说服苏格兰议会批准重新开放该条线路,并与2013年开始筹建。
虽然建设项目只涉及复原30英里,但是剩余里程已经酝酿,如果成功,则余下的70英里长卡莱尔也可以重建。
边境铁路有10个车站,其中7个是新建车站。共有95英里都需要翻新。主承包商BAM要建造42个新的桥梁。这些桥梁是钢天桥结构。为了大限度地加快运行速度和减少现场作业,所有的构件在车间加工完成后再运抵现场进行安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