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绒、烫金转移印花
如果想达到在机器上一次性完成印花加烫金植绒转印,那么我们还要在机器上配置一台压烫机。不过在整个工序中应该先印植绒或烫金浆,然后烘干,接下来进行植绒烫金转印,*再进行其他颜色印花。例如,染料A是无色的,经紫外线照射后,分子开环变成菁结构的染料B,呈蓝色,当染料B再暴露于可见光中又会重新转变为无色的染料A。机器印花过程中就不采用印刷隔离浆这一工序,而把植绒
水浆印花厂家
植绒、烫金转移印花
如果想达到在机器上一次性完成印花加烫金植绒转印,那么我们还要在机器上配置一台压烫机。不过在整个工序中应该先印植绒或烫金浆,然后烘干,接下来进行植绒烫金转印,*再进行其他颜色印花。例如,染料A是无色的,经紫外线照射后,分子开环变成菁结构的染料B,呈蓝色,当染料B再暴露于可见光中又会重新转变为无色的染料A。机器印花过程中就不采用印刷隔离浆这一工序,而把植绒烫金转印这道工序提步完成。
带有接缝的织物印花
这里指的是在制衣厂的半成品印花加工。比如肩缝处、拉链处及装饰口袋处等,即多层缝合叠起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印刷这里的效果要达到合格很难。在这里介绍一个很实用的技巧。如果把尼龙布既做防水加工,又做拒水整理,就可以得到具有拒水、防水、防风、保暖的多功能产品。那就是到市场上去购买大约为5mm厚的海绵垫裁成台板尺寸大小,然后用台板胶黏附在台板上,再涂布台板胶,这样形成一个柔性台板。多层缝合处在刮i刀压力作用下就能顺利完成完整的平面印花,印花效果平整统一,也不会出现高低处有堆浆现象。
转移印花对染料的要求
转移印花应用的分散染料, 其升华温度应纤维大分子的熔点及不损伤织物强度为原则, 对涤纶较为合适的加工温度为180 ~210℃。而在此温度范围内, 染料发生升华的品种有以下三种:
( 1) 快染型分散染料: 温度在180℃左右就能升华发色, 温度再提高, 色泽起变化, 而且边缘发生渗化。
( 2) 良好型分散染料: 温度在182~210℃范围内能充分升华而发色, 发色曲线平坦, 上染时温度的影响不大, 是转移印花较为适宜的分散染料。
( 3) 迟染型分散染料: 在180~ 210℃ 情况下染料不能很好地升华、发色。如提高温度, 可以获得良好发色。这类染料上染时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强。
根据以上情况, 适用于转移印花的染料应具备以下条件:
(1) 转移印花用的染料必须能在210℃温度下充分升华, 固着在纤维上, 并能获得良好的水洗和熨烫牢度。
(2) 转移印花用的染料受热后能充分升华为气相染料分子, 凝聚在织物表面, 并能向纤维内部扩散。
(3) 转移印花用的染料对转印纸亲和力要小, 对织物亲和力要大。
(4) 转移印花染料应具有鲜艳、明亮的色泽。
印花材料:热固油墨印花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6个问题
(1)墨层表面起泡、图案不平滑、外观难看:固化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发热管与承印物距离过近或热风枪与印花图案距离过近,或者固化温度过高,速度过慢;那如果颜色再多一些的话,就需要具备十几个印花头的全自动印花机。错误加入稀释剂或助剂;印制环境较差,灰尘多活0刀有缺口或不直,网版有堵塞现象或者印花台面不平整。
(2)附着力不好、易掉色:固化温度不够,没完全固化;固化温度、时间虽达到要求,但功率达不到,使墨层表面熔化、底部无法达到固化温度,致使油墨不能固化(特别是立体及厚版印花);选择的印花材料不能达到热固油墨印花要求。
(3)热固油墨印花的渗油现象:温度达不到,没有完全干透;承印物达不到热固油墨印花的要求(比如防水布、覆膜处理布等),凡是没有渗透性的布料就容易产生表面渗油的现象;油墨中稀释剂或助剂加入过量。
(4)立体效果时油墨塌陷:印花网版胶膜过厚;印花时刮墨压力过大或不均匀;墨层表面没有表干就进行叠印;固化时温度过高,或固化时问太长。
(5)颜色迁移,变色:固化温度不够,墨层没有完全固化;印花底材使用了分散染料,印花裁片进行热处理时加热到一定温度,布料中的染料会产生升华现象,导致颜色迁移;晶体包覆材料的金光印花浆以特殊的晶体为核心,包覆增光层、钛膜层和金属光泽沉积层,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发暗,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和耐高温性,印制后手感很好。采用了耐迁移性较差的颜色油墨进行调色印花,比如紫色、桃红及荧光色;油墨固化温度过高,特别是荧光色或色彩比较鲜艳的油墨,一般耐热性都比较差,经过高温固化时颜料容易产生变色现象。
(6)印花图案表面不清晰,文字、线条不精细:印花网版制作质量较差(图案效果不佳、两版张力不够或晒版设备、工艺不良);印花工艺不良(印花时刮墨压力不均匀);油墨黏度调整不当;印花底材过于粗糙,不能满足精细印花的要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