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头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分别给出了圆筒形壳体、球形壳体、锥形壳体、椭圆封头和大型封头强度计算公式,并且规定圆筒形壳体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为Pc≤0.4[σ]tφ、球形壳体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为Pc≤0.6[σ]tφ,但对其他壳体却未作任何限定。加热和热处理不是一回事,但加热成型时,成型后的余热有热处理的作用,所以,热压后的封头一般不需要再进行热处理。
内筒椭圆封头定制
在封头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中,分别给出了圆筒形壳体、球形壳体、锥形壳体、椭圆封头和大型封头强度计算公式,并且规定圆筒形壳体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为Pc≤0.4[σ]tφ、球形壳体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为Pc≤0.6[σ]tφ,但对其他壳体却未作任何限定。加热和热处理不是一回事,但加热成型时,成型后的余热有热处理的作用,所以,热压后的封头一般不需要再进行热处理。
封头根据标准及日常加工生产应用中得出,无折边锥形壳体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为,折边锥形壳体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为。比较这几种壳体强度计算公式在封头(GB150)可见:公式的形式非常相似,其实质都是以薄膜应力为基础的。锥壳开孔处的计算厚度己是指按开孔中心处的锥壳直径所计算得到的厚度。薄膜理论是一种近似的应力分析方法,当壳体的壁厚较大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GB150中规定圆筒形壳体和球形壳体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也就是为了限定壳体的壁厚,以免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过大。
经常会有客户问到直径多大规格的封头,要承受多少公斤压力,问浩邦需要几个厚度,其实封头厂家一般都是按客户要求来做的,客户需要几个厚,就做几个厚的,毕竟厚度跟压力有关,跟客户设计的图纸使用也有关系的;但仍然有很多经销商会问到这个问题,封头厂就整理了一些封头的公称通径和公称压力壁厚标准,提供给大家参考使用,但是具体的厚度设计还是要看设备的使用情况来定。需要我们知道的就是一个厂家是不可能单一的生产一种封头的,这种生产是全系列的,甚至是蝶形封头也是应当存在一定的产量计划的,所以说这样就是会造成各个封头厂家分工不明确,这样更是加深了竞争的激烈性。
大型不锈钢封头和厚度超过14mm的封头要加热的原因:封头尺寸大,板厚厚,变形抗力很大,不易变形。加热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
对冷压、旋压的封头要进行热处理的原因:冷压变形后(旋压也是在冷态下进行的),封头的硬度、强度增大,塑性、韧性降低,出现加工硬化现象。热处理可以消除此现象,提高材料的塑性、韧性,降低硬度。在下料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怎么样切割,下料才会使用料省,达到成本低,并且在切割圆片的时候要考虑下料圆片尺寸公差控制在-5~+5mm范围。加热和热处理不是一回事,但加热成型时,成型后的余热有热处理的作用,所以,热压后的封头一般不需要再进行热处理。
在制造封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封头出现了多处开裂,其中常见的是封头内壁的损坏,不过这些损害仅发生于不锈钢板的手弧焊拼接焊缝处,而封头复合板的拼接焊缝处没有出现问题。此外,不锈钢板拼接焊缝上的开裂均出现在焊缝中心凹陷处。薄膜理论是一种近似的应力分析方法,当壳体的壁厚较大时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GB150中规定圆筒形壳体和球形壳体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也就是为了限定壳体的壁厚,以免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过大。所有的开裂均以过载撕裂为主,是过量塑性变形所致。
封头外壁开裂一般是外壁碳钢一侧,有可见的过量变形、颈缩和开裂现象,它们的位置与内壁不锈钢板的拼接焊缝对应。
复合板封头在冷旋压成形时发生的开裂为多裂源过载撕裂; 但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遇到不同层面的裂纹通过台阶交汇后,又改变方向回到原来主裂纹面的发展方向,与内壁不锈钢板拼接焊缝相对应,表明内壁不锈钢板拼接焊缝区域就是封头复合板的薄弱部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