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置换目的:
为防止氨空气混和后发生事故,需将系统中空气用惰性气体氮气置换至安全水平, 使其浓度降至其事故浓度15.7%(体积浓度15.7%=V氨/V总)以下。
高浓度的氨对人体具有危害,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及肺充血、出血等。因此,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置换,将氨浓 度降至30ppm(体积浓度为百万分之30=V氨/V)以下,以确保不
液氮置换液氨
氮气置换目的:
为防止氨空气混和后发生事故,需将系统中空气用惰性气体氮气置换至安全水平, 使其浓度降至其事故浓度15.7%(体积浓度15.7%=V氨/V总)以下。
高浓度的氨对人体具有危害,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及肺充血、出血等。因此,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置换,将氨浓 度降至30ppm(体积浓度为百万分之30=V氨/V)以下,以确保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氨系统初次投运或检修后投运,应将系统内空气置换为氮气,目标是使氨系统内氧 气浓度3%
氮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通明的气体。分子量为28.0134,密度为1.251克/升,比液化气轻。氮的化学性质不生动,在往常的状况下表现为很大的慵懒,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作化学反应,广泛地用来作为维护气体。因而,决议了处置液化气槽车事端运用氮气置换的可行性。用氮气进行管道内空气置换时,液态氮气首先通过汽化器—加热器—温度表—临时管线,然后进入主管道。即便事端槽车内仍存有少数液态液化气,但由于氮气的维护,其安全系数也是比较高的。
注氮作业天,施工人员到达作业现场,首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规范学习,进行施工作业技术交底和安全、环保施工作业交底;熟悉施工作业环境。注氮作业前两天,由业主配合对到位的液氮数量进行确认。调试注氮设备,进行注氮管线气密性检査,按公司作业规范对注氮施作业流程进行安全检查。对注氮液氮气化机组进行试车,确定设备性能处于完好状态。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在用天然气管线及相连通容器改造施工前,必须进行惰性气体置换合格后,方可进行切割施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