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氮化曲轴变形的原因分析机加工造成的残余应力使工件在氮化过程中产生弯曲和翘曲等变形。机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加工方法、进刀量、冷却方式及工件的装卡等多种因素有关。工件在机加工时,由于进刀量过大,冷却不良等因素,造成工件局部过热而产生热应力。这种应力采用人工时效的方法予以消除,氮化前这种应力消除得越,氮化时产生的变形也越小。③炉中之空气排除至10%以下,或排出之气体含90%以上之NH3
黑氮化
影响氮化曲轴变形的原因分析
机加工造成的残余应力使工件在氮化过程中产生弯曲和翘曲等变形。机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加工方法、进刀量、冷却方式及工件的装卡等多种因素有关。工件在机加工时,由于进刀量过大,冷却不良等因素,造成工件局部过热而产生热应力。这种应力采用人工时效的方法予以消除,氮化前这种应力消除得越,氮化时产生的变形也越小。③炉中之空气排除至10%以下,或排出之气体含90%以上之NH3时,再将炉温升高至渗氮温度。虽然曲轴在氮化前进行两次人工时效,但由于收到时效温度的限制,又由于曲轴工序多,加工周期长,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残余应力,这些应力在氮化过程中得到松弛,造成曲轴氮化变形。
氮化处理:渗氮炉的排除空气
将被处理零件置于渗氮炉中,并将炉盖密封后即可加热,但加热至150℃以前须作炉内排除空气工作。
排除炉内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氨气分解时与空气接触而发生爆
i炸性气体,及防止被处理物及支架的表面氧化。其所使用的气体即有氨气及氮气二种。
排除炉内空气的要领如下:
①被处理零件装妥后将炉盖封好,开始通无水氨气,其流量尽量可能多。
②将加热炉之自动温度控制设定在150℃并开始加热(注意炉温不能高于150℃)。
③炉中之空气排除至10%以下,或排出之气体含90%以上之NH3时,再将炉温升高至渗氮温度。

氮化热处理与淬火热处理的区别
氮化处理是指一种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经氮化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的特性。
淬火热处理用于毛坯的处理,或精加工前的处理,淬火后要进行回火,得到相应的硬度,然后精加工。氮化热处理只用于精加工后的处理,氮化后的工件可直接使用。
前者是化学热处理,加热温度较低;后者是普通热处理,加热温度较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