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受南京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在公路试验场开展了三个试验批次、三种形式的标志视认效果分析,出具了《LED主动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夜间视认性对比试验报告》,得出如下数据结论:
1、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有路灯),III类反光膜(高强级)逆反射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142 米;点阵式 LED 主动发光指路标志的平均
主动发光标志价格
2015年12月,受南京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在公路试验场开展了三个试验批次、三种形式的标志视认效果分析,出具了《LED主动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夜间视认性对比试验报告》,得出如下数据结论:
1、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有路灯),III类反光膜(高强级)逆反射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142 米;点阵式 LED 主动发光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131 米;半透式 LED 主动发光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211 米。
对视认距离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道路半透式 LED 标志的视认距离与其它两种标志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半透式 LED 主动发光指路标志的视认性很优,并且明显优于 III 类反光膜(高强级)逆反射指路标志和点阵式LED 主动发光标志。其中,半透式 LED 主动发光标志的视认距离比 III 类反光膜(高强级)逆反射指路标志的视认距离提升 46%。另一方面的智能导航系统为驾驶员提供了准确到达目的地的便利。
基于信息的人眼识别,如果我们纯粹用LED的光,会产生一些光污染,还会对道路使用者的视认、生理、心理上产生很多的障碍。
光,灯光、照射的光,人的眼睛是不能去视认它的,交志的视认就必需利用光达到信息显示,而不是直接使用光。曾经和当下有一些厂家,只是让标志发出光,伤害了管理者和使用者对主动发光技术的认知,要不得。
其实这个技术在日本的高速公路和路早已经有强制性规定,就是所有的路、高速公路出口的标志一定要夜间主动发光。当然,我去考察了,他们的发光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的研究成果。
面板显示技术的结构,比点阵更加简单,只是在反光膜里面增加了LED的光源板和光源盒来去解决。两者形式的技术,均已经实现了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维护简便。
交志接上电、发出光、连上网是一个大趋势,深圳、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可变交志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于是我们在主动发光的基础上又做了基于物联网的视觉融合、环境感知的技术研究。
交志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作用有目共睹,已经不仅仅是早期的只是信息确认告知作用,更多的是交通组织和预防交通事故。我们虽然现在已经提出了安全首位、预防为主的目标,但是没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