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减水剂,主要成分次多环芳烃磺酸钠
减水率10%~20%;1~3d强度提高50%~;7d强度超过基准28d的强度;抗渗和抗碳化性能好0.5~1.2
木质素磺酸钠
减水率10%~15%;28d强度提高10%~20%;坍落度增大100~150㎜减水率9%~12%;3d及28d强度提高15%;引气量3%~4%
减水率8%;3d及28d强度提高12
缓凝减水剂
AF
减水剂,主要成分次多环芳烃磺酸钠
减水率10%~20%;1~3d强度提高50%~;7d强度超过基准28d的强度;抗渗和抗碳化性能好0.5~1.2
木质素磺酸钠
减水率10%~15%;28d强度提高10%~20%;坍落度增大100~150㎜减水率9%~12%;3d及28d强度提高15%;引气量3%~4%
减水率8%;3d及28d强度提高12%减水率16%~25%;3d强度提高50%~60%;28d强度提高20%~30%;节约水泥10%~15%;不锈蚀钢筋减水率15%~20%;3d强度提高50%~70%;28d强度提高16%~30%;节约水泥10%~15%;不锈蚀钢筋;适用于混凝土蒸养工艺。
减水剂的本质作用是什么?
既然
减水剂的本质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那么又应该如何解释减水剂可以减水、可以增加强度和节约水泥呢?既然加入减水剂后放大了水的作用,如果我们并不希望它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可以减少用水量,或者减少一定的用水量,让流动性增长的幅度少一些。这就是它的减水作用。
我们知道,混凝土强度受水胶比的影响,水胶比越大,则强度越低,水胶比越小,则强度越高。如果我们在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同时减少用水量,保持流动性不变,在胶凝材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胶比会减小,因此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如果在减少水的情况下,同时减少胶凝材料用量,保持水胶比和流动性不变,则可以节约胶凝材料。这是减水剂的使用方法,并不是减水剂的本质, 原因就是我们利用了减水剂的性质,进而改变了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可以提高强度或节约胶凝材料。
在早期,人们常常把水泥和混凝土的异常凝结归结为
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不好,要求更换减水剂。在当前大量使用聚羧酸类减水剂时,由于固定减水剂掺量而不是按需要确定掺入量,把导致混凝土严重离析泌水(泌出的水可能变成黄色)和离析等等问题也被归结到水泥与减水剂不相容;还有因为矿渣水泥的泌水导致混凝土大量泌水,粗骨料甚至还有砂子大量下沉,并将未填满的空腔中的空气撤出混凝土表面,形成大量的气泡,甚至因为泌水导致塑性沉降收缩裂纹也归结到水泥与减水剂不相容。这些事实上都与减水剂不相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