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同年6月14日,内阁明发上谕:'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著照所请。'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居青岛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青岛
塑料浮筒
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同年6月14日,内阁明发上谕:'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著照所请。'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居青岛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青岛口建总兵衙门,是为青岛建置的由来
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1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浮桥,则称舟桥。永州浮桥听永州人说,浮桥创建于宋代,联舟已成桥,横跨潇水两岸,船上铺木板,以铁链两根镇固,气势非常壮观,当年红1军,占领道州城时,就是从这座浮桥上通过的,至今仍然是通往县城一条重要渡口。浮桥的历黄河浮桥远景史记载以为早。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记载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桥。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公孙述在今湖北宜都、宜昌间架设长江浮桥。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杜预在今河南孟津附近的黄河架设河阳浮桥,曾持续使用达800多年。在国外,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于公元前537年在美索不达米亚修建过浮桥;泽尔士一世于公元前 481年为进军欧洲曾在赫勒斯滂(现为达达尼尔海峡)建浮桥,以连接欧、亚大陆。

永州浮桥听永州人说,浮桥创建于宋代,联舟已成桥,横跨潇水两岸,船上铺木板,以铁链两根镇固,气势非常壮观,当年红1军,占领道州城时,就是从这座浮桥上通过的,至今仍然是通往县城一条重要渡口。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现代浮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现代浮桥应运而生。现代浮桥的主体称为浮筒,是由高分子聚乙烯通过大型机械设备加工而成。浮桥的构造和老式浮桥类似,但是在特点和功能上有很大区别: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