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苗床特点有哪些1.固定式苗床特点 固定式苗床为现场组装式结构,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苗床支架及边框材料采用国产热镀锌钢材;床面采用热镀锌钢板网经钝化处理,经久;床身刚度较大,在温室内固定时基本不需土建施工。使用寿命,编织网部分10年,其它结构15年。 2.半固定式栽培床:苯板苗床 该型栽培床较普通固定式栽培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防锈性能较好。而其建设成本又一般
加工果蔬大棚管
固定式苗床特点有哪些
1.固定式苗床特点
固定式苗床为现场组装式结构,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苗床支架及边框材料采用国产热镀锌钢材;床面采用热镀锌钢板网经钝化处理,经久;床身刚度较大,在温室内固定时基本不需土建施工。使用寿命,编织网部分10年,其它结构15年。
2.半固定式栽培床:苯板苗床
该型栽培床较普通固定式栽培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防锈性能较好。而其建设成本又一般的移动式栽培床,适合劳动力较便宜的地区使用。该型栽培床采用φ32×2热镀锌钢管做为支腿,通过连接件支撑着T形铝合金边框。床面由675×345规格的硬质聚(EPS)穴盘架在T形铝合金边框间拼成,床面高0.7m。
该型栽培床在非育苗季节可将穴盘倒置形成平面栽培床,用于种植盆花类作物,利于实现倒茬和种植品种的更换。该型栽培床的床面是由穴盘拼接而成的,因此可借助人工腾挪穴盘形成工作通道,从而部分地实现移动式栽培床的功能。

新建大棚害怕雨水冲坏墙体
新建大棚害怕雨水冲坏墙体,因此在新建大棚过程中,如何让建造的墙体更加坚固,正是很多大棚建造者冥思苦想所要做到的。
底部开槽。建棚开槽,相当于盖房子时打地基,是在挖墙前先在挖墙的地方深挖土壤,然后用链轨机反复压紧压实,然后再在其上面垒墙体。有不少菜农为了省钱,在建新棚时往往选择不开槽,而直接挖墙体。这其实是一种因小失大的做法,后期容易出现墙体塌陷现象。现在大棚墙体都在4米左右,如果不提前开槽,把地基压结实,大棚建好后很可能出现沉降、偏移等问题,大棚的牢固性很难保证,大大影响使用寿命。说不定啥时候墙体就会塌陷,这在生产中很常见。所以,在挖墙体之前,千万不要为省小钱,而不顾整个大棚的安全。拿现在建一个70米长、12米宽的大棚来说,光挖墙体费就需要5000多块钱,而开槽钱则不到1000元。在建新棚时不挖槽,等到棚内蔬菜进入结果期后,万一棚体不牢固出现塌陷,那可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增加跨度和长度提高可利用面积
增加跨度和长度提高可利用面积 温室大棚是一种高投入设施,在原基础上再稍许增加一些投入就能扩大室内面积。根据计算表明:温室大棚每向南延伸1米,可利用面积就会增加11%,而脊高只需20厘米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屋面角。增加温室大棚的长度也是减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的一种办法。更主要的是室内空间增大后,温度变化平稳,尤其是夜间降温速度慢。

玻璃温室大棚基础的预埋深度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 m,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地基在施工时不受扰动;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软质岩石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挖好后立即铺筑垫层。
深不宜大于原有温室基础。当埋深大于原有温室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取相邻两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温室外围护墙面的基础埋深度应在常年冻土层以下,当冻土层深度较深(>1.5 m)时,为节约投资,可将基础埋深设计在冻土层以上10-20 cm;对于室内柱基或墙基,一般应考虑温室冬季运行时,室内不会出现冻土;基础埋深不受冻土深度的影响,主要应考虑不影响室内作物耕作和满足地基持力层的要求,一般可埋设在地面以下0.8--1 m.
为顺畅排泄温室屋面雨水,温室的天沟必须保证一定坡度。设计天沟坡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水平基础,改变温室立柱长度;二是保持相同立柱长度,采用基础找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