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回喷法,针对一些干性物质较多的渗滤液,可以采取回喷的方法来提升燃烧率,降低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适用于产量多并且热度低的情况。
在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逐渐普遍,利用反渗透具有的截留污水中溶解态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反渗透成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方法。
生化处理法,向渗透液中加入一些化学试剂,使其中的部分污染物质能够继续被反应,终生成的物
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设备出售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回喷法,针对一些干性物质较多的渗滤液,可以采取回喷的方法来提升燃烧率,降低渗滤液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适用于产量多并且热度低的情况。
在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逐渐普遍,利用反渗透具有的截留污水中溶解态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反渗透成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方法。
生化处理法,向渗透液中加入一些化学试剂,使其中的部分污染物质能够继续被反应,终生成的物质在污染物质含量上可以控制在规定标准内,能够的解决污染物质。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应用于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城市垃圾渗滤液、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的处理,确保达到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
城市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来源和特征
城市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由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原液和转运过程中作业区域内的地面冲洗污水组成。其性质取决于垃圾的成分、收运时间、压缩方式、转运站功能等多种因素,在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等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1水量特征
渗滤液的产生量由垃圾压缩装置的类型、压缩的程度、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垃圾的密度等因素决定,一般以垃圾质量的5%~10%计。表1为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分类,以大型转运站日运转能力计算,其渗滤液产生量不超过300m3/d。而由于转运站高峰作业时间一般集中在2~4 h,渗滤液瞬时流量波动较大。因此,转运站渗滤液总体表现出水量小且波动较大的特点。此外,竖式压缩工艺可将渗滤液同垃圾一并压缩入车箱而运至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后续处理,因此,采用竖式压缩工艺的转运站可根据实际情况忽略渗滤液原液量而仅考虑冲洗水量。
垃圾渗滤液处理公司
1.2水质特点
垃圾渗滤液中含9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22种被列入我国和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名单。此外,渗滤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和氨氮,成分十分复杂。垃圾转运站的典型水质范围为:COD 20000~60000 mg/L、BOD5 8000~30000 mg/L、NH3-N400~1800 mg/L、SS 2500~20000 mg/L、pH5~8,除了高浓度的COD、BOD5、NH3-N和SS外,渗滤液中还含有重金属、油脂和砂。渗滤液水质还受到季节等因素影响,水质波动也较大。综上,渗滤液水质表现出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且波动较大的特点。
基于渗滤液的水质特点,需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后排放,避免渗滤液无序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由于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周边一般配套建有市政管网,站内渗滤液就地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即可。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相比,转运站渗滤液出水执行的标准相对宽松,
渗滤液经厌氧处理后,其出水COD仍较高,需采用好氧工艺进一步处理。典型好氧工艺为膜生物反应器(MBR),其利用超滤膜分离系统替代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反应器的污泥浓度可达到8~15 g/L,容积负荷为1.5~2 kgCOD/m3,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串联,可有效减少反应器体积,减少污泥量。
MBR出水COD通常在500~1 000mg/L,通过纳滤/反渗透等膜分离物理方法,可有效去除细菌、悬浮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氨氮等污染物质,COD可降至100 mg/L以下。
采用“预处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可使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6889-2008中的表2或表3标准,出水可直接排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