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
装设避雷器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1)高压架空线路及电力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变电所。
2)避雷器宜安装在高压熔断器与变压器之间,以保护电力变压器线路免于遭受雷击。
3)避雷器可选用FS-10型阀式避雷器,杆上避雷器应排列整齐、高低一致。10kV避雷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于小350 mm。
4)避雷器引
工厂防雷检测
避雷器
装设避雷器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主要措施。
1)高压架空线路及电力变压器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变电所。
2)避雷器宜安装在高压熔断器与变压器之间,以保护电力变压器线路免于遭受雷击。
3)避雷器可选用FS-10型阀式避雷器,杆上避雷器应排列整齐、高低一致。10kV避雷器安装的相间距离不于小350 mm。
4)避雷器引线应力求做到短直、张驰适度、连接紧密,其引上线一般采用16mm2的铜芯绝缘线,引下线一般采用25mm2的钢芯绝缘线。
5)避雷器防雷接地引下线采用“三位一体”的接线方式,即:避雷器接地引下线、电力变压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引下线和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引下线三者连接。
有了避雷设备的保护,不但防止了建筑施工现场遭受雷击的发生,还保护了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可谓是一举多得,因此,安装避雷设备对于建筑施工现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程序。

综合防雷措施中屏蔽系统知识
雷击是否也影响非屏蔽双绞线系统?
如果没有任何防雷系统,磁通量将非常强,导致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无法抑制信号。与屏蔽系统相比,结构附近的闪电导致内部系统故障的概率要高10000倍。这在IEC62305-2/FDIS中有所说明。
使用FTP电缆是否足够?使用PiMF电缆是否更好?
从电磁兼容性和性能观点来看,PiMF电缆是解决方案。
我有非屏蔽双绞线系统,我需要接地系统吗?
是。接地是为了安全,电压超过25V AC、60VDC或电压在SELV内的全部电气设施必须接地。即使是光纤设施,良好设计的全功能接地系统也是必须的。
我有非屏蔽双绞线系统。 我需要等电位连接系统吗?
是。等电位连接是为了安全,全部电气设施必须具有等电位连接。另外,它能够改善电磁兼容性能。这适用于各种布线系统。
多级防雷器的动作顺序
当单级防雷器不能将的冲击过电压抑制到规定保护电平以下时,就要采用含有二级、三级或更多级非线性抑制元件的防雷器。
非线性元件Rv2和Rv2都是压敏电阻,实用中RV1也可以使气体放电管,Rv2也可以是稳压管或浪涌抑制二极管(TVS管)。两极之间的隔离元件Zs可以是电感Ls或电阻Rs,若RV1和RV2的导通电压分别是Un1和Un2,所选用的元件总是Un2>
Un1。
有人认为,当冲击波加在X-E端子上时,总是级RV1先导铜,然后才是第二级。实际上,级或第二级先导通都是可能的,这取决于以下因素:
(1) 冲击波的波形,主要是电流波前的声速(di/dt);
(2) 非线性元件Rv1和RV2的导通电压Un1和Un2的相对大小;
(3) 隔离阻抗Zs的性质是电阻还是电感,以及它们的大小。
当Zs为电阻Rs时,多数情况是第二级先导通。第二级导通后,当冲击电流I上升到iRs+Un2
≥Un1是级才导通。级导通后,由于在大电流下级的等效阻抗比Rs加第二级的等效阻抗之和小得多。因而大部分冲击电流经级泄放,而经第二级泄放的电流则要小得多。若级为气体放电管,它导通后的残压通常第二级的导通电压Un2,于是第二级截止,剩余冲击电流全部经级气体放电管泄放。
若Zs为电感Ls,且侵入电流一开始的上升速度相当快,条件Ls(di/dt)+Un2>Un1得到满足,则级先导通。若级导通时的限制电压为Uc1(1),则以后随着冲击电流升速(di/dt)的下降,当条件UC1(1)
≥Ls(di/dt)+Un2得到满足时,第二级才导通。第二级导通后,将输出端Y的电压,抑制在一个较低的电平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