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人们日常使用的普通电池不属于危险废物,那么,对于这些电池还要不要回收处理?
人们日常使用的电池如果进入废物渠道的话,其污染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日本福冈大学曾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将含Hg电池埋在垃圾填埋场里,用20年时间观察这些电池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Hg是比较容易释放出来的,但研究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这些电池里的Hg不会大量释放,并且其释放的量在环境可承载的范
马达回收公司
既然人们日常使用的普通电池不属于危险废物,那么,对于这些电池还要不要回收处理?
人们日常使用的电池如果进入废物渠道的话,其污染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日本福冈大学曾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将含Hg电池埋在垃圾填埋场里,用20年时间观察这些电池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Hg是比较容易释放出来的,但研究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这些电池里的Hg不会大量释放,并且其释放的量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当然,这里所指的填埋场是正规的填埋场,而不是荒郊野地。所以,控制废电池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不要随意丢弃。根据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废电池回收处理的成本应该由产生者负责,也就是说由消费者来付这个钱,消费者买一个电池就要交相应的处理费。
合理使用、处置废电池是践行绿色生活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这一点上,公众应该怎么做?
首先,减少电池的废弃量。具体来说,公众应该尽量采用高能电池,如果能用充电电池就不用一次性电池,这样废电池量就会减少很多。另外,不要购买低档、劣质电池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使用寿命短,导致废电池产生量加大,而且其Hg含量难以控制,不仅做不到无Hg化,连低Hg化都做不到。在一些调查中已经发现,这些低档、劣质的产品中的Hg含量大大高于正规的电池产品。而这种塑料必需曝露于空气的情况下才能分解,因此若被掩埋,仍然会导致固体废物的问题。
分解塑胶能于阳光下分解。亦有于塑料中加入淀粉使其更易于生物分解,但分解仍不完全。甚有人利用基因改造细菌产生完全可生物分解的塑料,但成本还是高昂。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研究出一种称为Ecoflex的可生物分解塑料,用于食品包装。以上的可分解塑料由于成本问题,因此鲜有使用。而这种塑料必需曝露于空气的情况下才能分解,因此若被掩埋,仍然会导致固体废物的问题。回收废弃的锂离子电池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我国的LIB制造商和消费者。
目前,我国塑料再生企业数量有上万家,回收网点遍布各地,已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场和加工集散地,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北、河南、安徽、辽宁等塑料加工业发达省份。其中浙江余姚、宁波、东阳、慈溪、台州;广东南海、东莞、顺德、汕头;江苏兴化、常州、太仓、连云港、徐州;河北的文安、保定、雄县、玉田;山东莱州、章丘、临沂;河南安阳、长葛、漯河;安徽五河等地的再生塑料回收、加工、经营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年交易额大都在几亿到几十亿元,呈蓬勃发展之势。各大中心城市周边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南京、合肥、西安、太原、昆明、成都、沈阳、乌鲁木齐等各地也有大量类似的加工、交易聚集地。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废电池回收和处理体系,主要的原因是经济问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