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钾具有碱的通性,具体有如下性质:
1.与氢氧化物反应
如与氢氧化铝反应
Al(OH)+KOH=KAlO+2HO
2.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uSO+2KOH=Cu(OH)↓+KSO
2KOH+CuCl=Cu(OH)↓+2KCl
FeCl+3KOH=Fe(OH)↓+3KCl [3]
3.与某些单质反应
工业氢氧化钾
氢氧化钾具有碱的通性,具体有如下性质:
1.与氢氧化物反应
如与氢氧化铝反应
Al(OH)+KOH=KAlO+2HO
2.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uSO+2KOH=Cu(OH)↓+KSO
2KOH+CuCl=Cu(OH)↓+2KCl
FeCl+3KOH=Fe(OH)↓+3KCl [3]
3.与某些单质反应
6KOH(s)+4O(g)=4KO(桔红色)+2(KOH·HO)+O↑
4KOH(s)+4O=4KO+2HO+O↑
6KOH+3S=△=2K2S+K2SO3+3H2O
P4+3KOH(浓)+3H2O=PH3↑+3KH2PO2 [3]
4.稳定性
室温下稳定,高温分解为氧化钾
KOH=K2O+H2O [4]
5.参与有机反应
由于氢氧化钾可参与的有机反应较多,此处仅举例说明:
EtOH+KOH→EtOK+H2O(制备醇钾)
CH3Br+KOH→CH3OH+KBr(亲核取代反应)
KOH+CHCl→CHCl+KCl+HO(消除反应,666的分解)
R'COOR''+KOH→R'COOK+HOR''(皂化反应)
RCOCH3+I2+KOH→RCOOK+HCI3(卤仿反应)
氢氧化钾的电解法的加工工序
目前还在应用的氢氧化钾的方法主要有隔膜法、电解法、离子膜电解法,它的方法很多,一般评价一个工序的优劣,需要从成量、成本、设备成本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电解法的工序。
电解法电解液的配制和隔膜电解法相同。电解室中以石墨(或金属)作阳极,作阴极,电解生成的送干燥工序,生成的钾齐流入解室。还有大部分的没有发生反应,再重新以淡盐水的状态经处理后,返回原料溶解工序。钾齐和清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因为从解室生出来的浓度为45%~50%,可当做液体产品进行使用,也可再经熬碱锅蒸浓成固碱或制成片状产品。
(1)溶液的精制:
原材料在化盐槽中进行溶化,并且添加碳化钾,除去钙、镁和硫酸根等杂质,然后进入澄清槽,清液溢流而出,使用砂滤器过滤出轻微的悬浮物送入中和槽,加盐酸酸化流入精盐水储槽,经过盐水预热器用泵将精盐水打至盐水高位槽,之后流入电解槽。澄清槽底部的盐泥,然后过滤回收其中的盐水,泥排掉即可。
(2)电解:
电解槽分电解室和解泵室两部分。电解室中以石墨或金属作阳极,作阴极,通电后产生的送干燥工序,电解生成钾泵齐流入解泵室。大部分未反应的以淡盐水状态经处理后:返回盐水工序。解泵室中,钾泵齐与端部清水反应生成流入电解液贮槽。解泵室产生的氢气送入到氢气输送站。
(3)固碱:
从电解槽解泵室出来的含KOH45-50%的碱液,经熬碱制成固碱或经制片机制片成产品。
为什么能用玻璃瓶盛放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氢氧化钾是强碱,因此它的溶液盛放尽量用玻璃瓶,其它材质会发生反应,而瓶塞确实需要用橡胶的,那为什么不用磨口玻璃塞。其实,这里有一些知识的,以下是原因的详细介绍。
玻璃瓶与磨口玻璃塞成分一样,KOH是强碱,玻璃的成分中有SiO2,SiO2与KOH反应会生成K2SiO3. 但是,这个反应十分缓慢。玻璃瓶的内侧十分光滑,反应十分缓慢,基本不会怎么反应,而磨砂瓶口处由于粗糙,会使KOH溶液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反应加快。生成K2SiO3后会粘住瓶口,打不开。所以要换用橡胶塞,另:即使是磨砂口,反应也十分缓慢,也要1、2个月不打开才会黏住。 但是谁也不没事老用KOH溶液吧,所以黏住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要换用橡胶塞。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