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质陶粒成孔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常规做法是调节烧结温度和烧结保温时间,或在原料体系中加入一定的造孔剂来实现,但轻质陶粒的烧胀与烧结温度、烧结保温时间、生料中造孔剂的气体释放过程以及液相粘度等有一定关联性,只能在合适的烧结温度制度下,配置合适的原料配比才能获得较好的烧胀陶粒。故与传统的高温烧结相比,其较难生成粘度合适的液相对内部气体进行包裹。因而在陶粒烧胀问题上也需进
黏土轻质陶粒工程
关于轻质陶粒成孔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常规做法是调节烧结温度和烧结保温时间,或在原料体系中加入一定的造孔剂来实现,但轻质陶粒的烧胀与烧结温度、烧结保温时间、生料中造孔剂的气体释放过程以及液相粘度等有一定关联性,只能在合适的烧结温度制度下,配置合适的原料配比才能获得较好的烧胀陶粒。故与传统的高温烧结相比,其较难生成粘度合适的液相对内部气体进行包裹。因而在陶粒烧胀问题上也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这是由于湖泊底泥和脱水城市污泥中都含有较多的有机杂质,其在该温度左右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如若升温速度过快会在成轻质陶粒坯体出现裂纹甚至爆裂。然后再以9KW的微波功率升温至1150℃-1175℃,保温时间为10min-20min后缓慢降温,这是由于在终加热阶段,提升加热功率,提升加热速度能够改善陶粒孔壁致密,并且如若加热时间越长,其内部的微孔就越容易结合生成连通宏孔,从而会破坏了陶粒内部良好的微观结构。轻质陶粒,作为一种建筑用轻骨料,以其轻体、保温、环保等特性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故而终确定该温度制度。

陶粒制备工艺路线 根据烧胀机理,可采用图1所示的污泥生产工艺路线[7]。 污泥陶粒生产工艺简图制备的轻质陶粒产品性能可依据人民共和国《轻骨料试验方法》(GB2842-81) 和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超轻陶粒和陶砂》 (JC487-92)来检验。其三是发气物,在物料高温时产生气体,如H2O、O2、CO2、CO、H2等。以轻质陶粒代替砾石制成的超轻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隔墙板是性能优良的新型墙体材料,在建筑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污水厂污泥制成轻质陶粒,变废为宝,将大大减轻日益严峻的污泥处理问题。陶粒规格有10-30mm,10-20mm,5-10mm,1-5mm,其中大于5mm的我们称为轻质陶粒,小于5mnm的我们称之为陶砂。福航公司李联盟介绍,在处理过程中,大量病原菌被高温杀掉,且重金属固结在轻质陶粒中,消除了污泥农用过程中,重金属从农产品进入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富集的问题,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真正体现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环境效益显著。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