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那些作物要施肥?怎么施?冬季作物施肥,有利于明年作物的生长发育,保证来年春季后获得高产。冬季那些作物要施肥?怎么施?经研究和多年实践表明,油菜、麦类、绿肥、苎麻等
冬季作物怎么施肥?
1、看地施肥
地力好、基施肥料足的地块,可少施或不施肥。地力差、底肥少或没有施底肥的地块,要增施磷钾肥。沙质土壤做到少量多次施用,防止肥料淋溶损失。冬季选用草木灰、泥炭肥
小麦叶面肥
冬季那些作物要施肥?怎么施?
冬季作物施肥,有利于明年作物的生长发育,保证来年春季后获得高产。冬季那些作物要施肥?怎么施?经研究和多年实践表明,油菜、麦类、绿肥、苎麻等
冬季作物怎么施肥?
1、看地施肥
地力好、基施肥料足的地块,可少施或不施肥。地力差、底肥少或没有施底肥的地块,要增施磷钾肥。沙质土壤做到少量多次施用,防止肥料淋溶损失。冬季选用草木灰、泥炭肥、沤肥等深色肥料,有利于增加土温,增温防寒保暖。
2、看作物长势
叶色乌绿的旺苗不施肥。叶色青绿的壮苗少施肥。 叶色黄绿的弱苗重施肥,促使弱苗转化为壮苗,力争平衡增产。
3、看作物种类
油菜:将厩肥与磷肥混合堆沤腐烂后,每亩用1500~2000公斤,条施于油菜行间,结合培土护根
越冬作物,施用以含磷钾较多的农家肥为主的肥料比较好。
小麦:早麦、壮苗麦多施粗土杂肥,而晚麦、弱麦则宜在土杂肥中混入磷肥。一般每亩条施或撒施土杂肥2500~3000公斤。绿肥每亩撒施灰肥200~250公斤,或施入一层薄猪、牛粪,可起到增肥保暖作用。叶面肥的肥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栽培地点,不同气候条件,肥效可能有所不同。
苎麻:每亩施猪、牛粪2500~3500公斤,或土杂肥1000~1500公斤,拌过磷酸钙15~20公斤,并以霜后雪前施用为好。
4、看气温施肥
气温较低,则施用迟效性的厩肥、堆肥、塘泥、灰肥或人畜粪尿。气温较高时,抢晴追施易分解的碳铵、尿素、氯化铵等化学肥料。一般每亩油菜、小麦追施25~30公斤,蔬菜等越冬作物每亩追施20~25公斤。
叶面施肥的好处
叶面施肥的好处:
1、吸肥快,用量省,减轻污染 叶面肥喷施于作物叶片,各种营养物质可直接从叶片进入体内,直接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和有机物的合成,避免土壤的固定和流失。节省了肥料,减轻了污染,特别是磷肥、钾肥和微肥,其用量仅是土壤施肥量的1/5~1/10。
例如玉米4叶期喷施锌肥后,3小时左右, 上部叶片对锌的吸收已达11.3%,中部叶片达8.3%,下部叶片为7.2%,喷施的尿素24小时便可吸收50%~70%,喷施的硼肥利用率是土壤施肥的8.8倍,而土壤施肥作物利用率一般只有30%左右。
2、效果好 作物施用叶面肥后, 叶片吸收了大量的营养元素, 也补充了根部吸收的不足, 从而显著提高了光合作用强度和大大提高酶的活性。
例如,茶叶、大豆施用叶面肥后, 光合强度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1.1%和19.5%; 大蒜上喷施叶面肥,根、茎、叶等部位的相关酶活性提高15%~31%。

尿素为什么能当叶面肥?
尿素为什么能当叶面肥?主要是因为尿素以下的两个特性:
1、尿素是性肥料,而且含氮量高,化学性质稳定,作叶面肥或追肥效果都不错。
2、吸收快,在作物生长前期尤其是一些绿叶植物等对氮元素需求大,而土壤追肥不仅很容易伤及根系,同时吸收转化率慢,普通的颗粒肥料在进入土壤后是不能被直接吸收的,需要经过一个星期的转化,转变为根系所能吸收的元素才行,也可以理解成分解。为此需要缺氮的作物喷施尿素尤为合适。启示我们在蔬菜生产中施肥不仅要根据不同的生育期和生理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施肥措施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根据所种植的蔬菜类型,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剂型。
尿素当叶面肥需要需注意什么问题?
点,浓度稀释,瓜果蔬菜需肥特点不同因此在拿尿素当叶面肥时应注意浓度。
第二点,提高吸收率,为促进尿素更好更快的被吸收可在稀释好的溶液中添加一些叶面肥增效剂,提高养分在叶面的附着力,如德化有机硅瞬治和裂变,可有效防止高温多雨天气。
第三点,喷施时间,叶面肥喷施时间问题需注意作物需特点,尿素主要元素为氮,在作物苗期或开花前需求较多。 日常喷施时间可在早上十点之前和傍晚进行,一般间隔半个月喷一次就可。
第四点,喷施部位,尿素当叶面肥喷施要将喷头朝上,斜对着叶子背面进行,这样可提高养分吸收率,以下操作方法就存在养分吸收不充分的问题。

水溶叶面肥的发展趋势
由于叶面肥是直接配成溶液进行喷施的,所以叶面肥必须溶于水。否则,叶面肥中的不溶物喷施到作物表面后,不仅不能被吸收,有时甚至还会对叶片造成损伤。因此,用作喷施的肥料纯度应该较高,杂质应该较少,一般肥料中水不溶物应小于5%。
叶面肥是水溶性肥料中发展潜力的一种肥料,但是,目前也有不足的地方,不适合农作物的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水溶性肥料未来发展的5大趋势。
1、提高养分浓度,减少运输成本。
2、提高元素的水溶性,防止沉淀发生。
3、提高肥料的混配性,增强与、杀虫剂、杀菌剂的混配性,提。
4、提高吸收性能,促进吸收,提。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加强研究螯合技术,促进吸收、增加稳定性;开发新型助剂,促进吸收;研发新化合物、应用新化工原料,提高有效养分含量,改善产品性能;开发应用活性物质,发挥施肥的综合效果。
5、发展单质型叶面肥料,以单质型中微量元素叶面肥料为主,缺啥补啥,不宜像复混肥那样发展十全大补丸型的肥料,避免浪费和技术上的复杂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