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减水剂是使用场合蕞多的混凝土外加剂之一。关于混凝土减水剂,相关标准已对它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应的技术指标做了明确的界定,本文不做讨论。人们对于减水剂有许多的期望,比如,认为减水剂可以减水、增加强度、提高流动性以及节约水泥(胶凝材料),还要求减水剂能够解决新拌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不分散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性能,甚至还要求减水剂能解决坍落度损失的问题。
减水剂
混凝土减水剂作用
混凝土
减水剂是使用场合蕞多的混凝土外加剂之一。关于混凝土减水剂,相关标准已对它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应的技术指标做了明确的界定,本文不做讨论。人们对于减水剂有许多的期望,比如,认为减水剂可以减水、增加强度、提高流动性以及节约水泥(胶凝材料),还要求减水剂能够解决新拌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不分散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性能,甚至还要求减水剂能解决坍落度损失的问题。
减水剂的本质作用:
考虑C50配合比,如果要满足强度,则需要控制水胶比0.38,而胶凝材料用量受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不能超过500kg/m3,因此决定了用水量不得超过190kg/m3,这样的混凝土拌合物按坍落度方法测量流动性,其值一定是0mm,没有流动性,混凝土是干硬性混凝土,需要使用非常规的强力机械振动才能密实成型,用常规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能完成浇筑、振动密实成型,即混凝土没有可塑性。在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下,我们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可以将混凝土的坍落度调整到180~220mm,即我们使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混凝土减水剂的本质是在不改变配合比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流动性,也即提高其塑性。
聚羧酸系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对其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有关混凝土的知识不是来源于理论而是来自试验,但这些试验是在蕞基本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种类越来越多,但它们的合成路径不一定相同,原材料来源、质量也不同,生产工艺也有差别,所以产品的性能就会出现较大的差别。我们对于聚羧酸系减水剂的认识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试验总结来获得,根据以上的教训表明,聚羧酸系减水剂如果使用不当,也一样会造成急凝、缓凝、泌水、分层、强度降低等现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