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中涉及知识产权的规定有哪些亮点?
通过对《典》结构及条文的初步熟悉,我们不难发现典对知识产权的规定主要源于现有单行法律的系统整合,亮点在于直接规定了惩罚性赔偿。
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侵权成本,《典》规定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事实上,在2013年修改通过的《商标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商标侵权行为中惩罚性赔偿;20
知识产权公司
《典》中涉及知识产权的规定有哪些亮点?
通过对《典》结构及条文的初步熟悉,我们不难发现典对知识产权的规定主要源于现有单行法律的系统整合,亮点在于直接规定了惩罚性赔偿。
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侵权成本,《典》规定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事实上,在2013年修改通过的《商标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商标侵权行为中惩罚性赔偿;2019年1月4日,人大会公布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中,也包含了惩罚性赔偿的条文规定;2019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2020年4月26日人大会公布的《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第五十三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
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在台湾和香港,则通常称之为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有学者考证,该词早于17世纪中叶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后为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皮卡第将之定义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直到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以后,该词才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使用。近年来部分中文媒体频繁使用IP指代知识产权,这种用法是错误的。在一般英文语境中,IP指的是internet protocol即互联网协议,鲜见把IP和intellectual property联系起来的用法。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他人知识产权。
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
企业应当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
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知识产权特有的法律特征
(一)知识产权具备时间性。都是有法定的维护限期,有效期一旦期满,支配权就自主停止或解决,有关智力成果即变成全部社会发展的相互財富,一切平均得自由运用。
(二)知识产权具备地域性。地域性指根据一国法律法规所获得知识产权仅在本国范畴内合理,在其他不产生法律效力。就此而言,知识产权有别于有别于财产权利。
(三)知识产权具备特有性。智力成果能够另外为好几个行为主体所应用,因而大部分的知识产权具备法律法规授于的独占权,它的性使相同一项智力成果不可以另外存有2个或2个之上的使用权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