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登塔引上敷设图
4.2电缆保护管安装
工艺标准
在电缆登杆(塔)处,凡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加以保护。
露出地面的保护管总长不应小于2.5m,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
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保护管。
保护管埋地部分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保护管上口应做好密封处理。
保护管
超高压电缆 排行
电缆登塔引上敷设图
4.2电缆保护管安装
工艺标准
在电缆登杆(塔)处,凡露出地面部分的电缆应套入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加以保护。
露出地面的保护管总长不应小于2.5m,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
单芯电缆应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的保护管。
保护管埋地部分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保护管上口应做好密封处理。
保护管应做好防盗措施。
设计要点
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
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塑料电缆管应有满足电缆线路敷设条件所需保护性能的证明文件。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施工要点
(1)35kV 及以上电缆保护管宜采用两半组合的电缆保护管,并采用非铁磁性材料。110kV以上电缆保护管一般采用非再生材料的PVC材料,保护管直径为200mm,厚度不小于8mm。
金属保护管断口处不得因切割造成锋利切口、不得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残留于管内。金属保护管端口应均匀涨成光滑喇叭口(喇叭口外径为保护管外径的1.1倍),避免金属管断口割伤电缆外护层。
保护管上口用防火材料做好密封处理。
保护管固定螺丝应拧紧打毛或采取其他防盗措施
保护管埋地位置回填土应夯实。
监理要点
对保护管埋地部分进行查看,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巡视检查保护管上口已做好密封处理。

(3) 在场地条件、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1:1系数放坡开挖;也可根据排管埋深及地质条件作相应调整,但必须保证放坡开挖时基坑侧部土体的稳定及施工的安全。
(4)基坑开挖不应对电缆沟埋深下的地基产生扰动。
(5) 若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放坡开挖时,应在基坑开挖前及过程中根据相关规程、规范要求,设置基坑的围护或支护措施。一般情况下,开挖深度小于3m的沟槽可采用横列板支护;开挖深度不小于3m且不大于5m的沟槽宜采用钢板桩支护。
(6) 沟槽边沿1.5m范围内严禁堆放土、设备或材料等,1.5m以外的堆载高度不应大于1m。
(1)根据基坑深度、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说明应采取适当的开挖方式。
(2)有地下水时应说明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1)复核电缆沟(电缆隧道)中心线走向、折向控制点位置及宽度的控制线。
(2)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槽的方法。机械挖土应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地基,分层分段开挖,设有支撑的基坑须按施工设计要求及时加撑;槽底设计标高以上200~300mm应用人工修整。
(3)超深开挖部分应采取换填级配良好的砂砾石或铺石灌浆等适当的处理措施,保证地基承载力及稳定性。
(4)若无法放坡开挖,需采用钢板桩支护时,钢板桩的施工方法及布桩型式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要求,坑底以下入土深度一般与沟槽深度之比不小于0.35。
(5)必要时,应进行深基坑的支护,确定支护桩的深度及横向支撑的大小及间距,一般支撑的水平间距不大于2.0m。
(6)基坑开挖完成后,应进行钎探验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7)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沟槽内的排水工作,局部较深处可以考虑采取井点降水。地下水应降至基坑底部1.0-1.5m。
(8)横向支撑应做好伸缩调节措施,围檩与钢板桩应固定可靠。
(9)基坑四周用钢管、安全网围护,设安全警示杆,夜间设灯,并安排专人看护。
(10)雨期施工时,应尽量缩短开槽长度,逐段、逐层分期完成,并采用措施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11)冬期施工时,基坑挖至基底时要及时覆盖,以防基底受冻。
巡视周期规定
地面巡视内容
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的可见部分巡视
利用在线监测系统辅助开展巡视工作,减轻巡视强度,有效监控电缆运行状态。
目前在线监测的内容有电缆温度监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电力隧道井盖集中监控系统、电力隧道水位和有害气体在线监测等。
3.4特殊巡视
主要检查情况及检查项目
电缆线路基本不受气候影响,但埋于地下电缆在水中长期浸泡后易发生受潮,绝缘降低,导致击穿事故发生。在遇有暴雨时,应对电缆进行特巡。
雨后直埋电缆应检查走向区内是否排水畅通,塌陷或地表温度升高,必要时挖掘检查。
地面振动后电缆易发生扭曲变形,电缆隧道变形坍塌,电缆接头变形,损坏电缆。在有地面严重受振动时或地震后,应对电缆进行特巡。
隧道敷设应检查隧道内排水通畅情况,四壁有无裂纹,支架上电缆有无变形。电缆接头、接地盒、终端盒是否变形移位。
在接到相关市政部门通知或现场人员通知,在电缆上方有施工或隧道上方有施工时,应每日对铺设电缆的区域进行检查。检查隧道是否有裂纹、渗水,电缆沟是否变形或有其他杂物,地埋电缆是否被挖出或受损。
技术参数:
电压 (Um)
系统(kV): 123 145 170
绝缘水平:
- 雷电冲击电压 (kV) 550 650 750
- 1分钟工频耐压(kV) 230 275 325
产品特点:
-完善的体系,确保每个产品出厂之质量
-根据电缆尺寸度身定作中间头主体保证长期运行可靠性
-可提供螺栓式出线杆以方便高空施工
-完备的工具选择,
保证安装效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