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围虾俗称沙虾,属广温、广盐性虾类。大火将炒锅烧热后放油,待油烧至八成热(油面上方热气明显,油中有小气泡泛起),放入河虾,快炸5-6秒,然后马上捞出。耐温范围10~37℃,适温度17~32℃,耐低氧能力比对虾强。一般亩产可达80~150公斤,其养殖注意如下事项:池塘条件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
河虾加工
基围虾俗称沙虾,属广温、广盐性虾类。大火将炒锅烧热后放油,待油烧至八成热(油面上方热气明显,油中有小气泡泛起),放入河虾,快炸5-6秒,然后马上捞出。耐温范围10~37℃,适温度17~32℃,耐低氧能力比对虾强。一般亩产可达80~150公斤,其养殖注意如下事项:池塘条件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如何合理使用活菌
很多养殖户,对细菌用处知晓都不多,在他们认为细菌就是用来肥水的,甚至一些比较离谱的养殖户做好新塘,只下点活菌就叫肥塘。(活菌是靠分解大分子的有机质,让藻种能摄食到小分子有机团,供其藻类繁殖形成藻群。
在新塘这种环境中没有有机质,想通过下活菌来培育藻类,效果是不大的)使用活菌不能只局限于狭义面,其实活菌用途面很广泛,关键是要看你如何调节使用量。

08、黑色水质
这种水质主要是由于水中藻相过于单一,甲藻、隐藻等鞭毛藻类过多导致,其水色在中也会产生变化。而不新鲜的虾,头与体、壳与肉相连松懈,头尾易脱落或分离,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弯曲度。早上池塘溶氧较低,鞭毛藻会集中于上层,水色浓黑;中、下午池塘溶氧升高,鞭毛藻为躲避强光而集中于下层水,黑色因而变浅,这种现象在晴天尤为明显。鞭毛藻夜晚耗氧严重,有特殊异味,量大对池塘养殖生物不利。
09、黄泥浆水色
这种水色主要是水中悬浮泥土颗粒过多,水体透明度很低,藻类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繁殖受阻而引起。我们在养殖青虾的时候水质也是重要的,需要用有机肥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供幼体或幼虾摄食。下大暴雨、新挖池塘、倒藻,涌浪机或大功率增氧机搅动底泥等都能导致黄泥浆水色出现。此种水色的池塘水质一般较瘦,容易缺氧 。处理:①泼洒生石灰提高水体总碱度;②就近引入新水,次日泼洒水产原液肥水。
第四个步骤就是河虾的饵料的投喂。河虾是水产品,选择的地方肯定是水源丰富的地方,在农村一定要选择距离人们居住区远的地方,因为毕竟现在农村的生活垃圾还没有健全,如果下雨了,生活垃圾就会流到河虾生长的地方去,那就得不偿失了。在河虾的虾苗投放过后的一个月内,可以不再投放饵料,这一个月虾苗也吃不到,还会污染水质。这一个月河虾的虾苗主要吃的水里的浮游生物什么的。所以,一个月后再投放饵料,饵料的选择是一些新鲜的鱼肉,贝肉之类的水产品。投放的饵料不易多,是不剩下饵料,可以多实验几次,然后找到规律,在七月份,八月份和九月份可以适量的增加一些饵料,这个时候河虾的进食量会有所增加。投放饵料的次数是三次,白天一次,夜里是两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