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热分析的发展及现状
热分析发较早是1900年有人提出,50年代才形成热电偶用于热分析的雏形,60年代实现消耗性样杯,并形成CEL测量,67年完成含碲(Te)涂料样杯的专利.至70年代中期,铁水成分热分析基本成熟,以后虽然有了多种样杯及多参数,多性能,二次仪表的改进,但都没有(C Si CE)成分热分析一样的突破.
国内70年代末陆续引进了20多台套,国外配套
天津热分析仪供应商
铁水热分析的发展及现状
热分析发较早是1900年有人提出,50年代才形成热电偶用于热分析的雏形,60年代实现消耗性样杯,并形成CEL测量,67年完成含碲(Te)涂料样杯的专利.至70年代中期,铁水成分热分析基本成熟,以后虽然有了多种样杯及多参数,多性能,二次仪表的改进,但都没有(C Si CE)成分热分析一样的突破.
国内70年代末陆续引进了20多台套,国外配套的样杯用完后,多数都搁置起来.80年代始,国内多家纷纷上马试制热分析仪器和样杯,价格低下来很多,但是精度稳定适应下来的很少.
90年代天津三达与日本撒布浪斯合资成立了天津撒布浪斯探测仪器有限公司,开始在国内大量组装生产样杯,并出售日产热分析仪表等,占据了国内热分析市场的很大份额.当然还有几家外资和合资的热分析仪表和样杯参与竞争.
大量铸造检测设备的使用,使得管理工作量增加,各种检测信息处理流程更加复杂,对检测信息的收集和及时反馈的准确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各企业对这种检测信息的处理还大多处于原始手工记录、处理,并通过记录表层层上报的方式完成。准确性差,数据传递慢,处理措施到达使用人员手中不及时,不利于管理部门的决策时的参考。这种状态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进步相比差距较大,在此方面的进步提高一定会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为此我们在充分考虑企业应用需求的条件下,瞄准现代电子产业的较高水平,利用新的电子技术,提出铸造企业现场检测、监测数据的网络化管理方案,可以实现铸造企业现场检测数据的分散采集,自动记录,实时传输,集中管理,统一分析,多部门信息共享,及时反馈给决策使用人员,同时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长期保持设备正常工作,提供维修维护信息,可以自成独立系统,单独工作,也可以通过系统接口,与企业现有局域网互连,也可以接入INTERNET和GPRS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实现无间断的24小时的监测与管理,可以灵活组网,根据需要改变网络分布。
天津埃克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铸造设备研究开发,工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热分析检测球化率的实验——实验仪器设计
在原有天津撒布浪斯探测仪器有限公司热分析系统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套测量系统,此系统包含两路高的精度温度采集系统,一路用于原铁水冷却曲线的温度采集,另一路用于球化处理后铁水冷却曲线的温度采集,并在WINDOS2000系统下设计开发了一套分析软件进行实验分析
铁水温度的检测
热电偶温度检测的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熔融的铁液进行温度检测的方法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非接触式仪表测温是通过热辐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测温元件不需与被测介质接触,测温范围广,不受测温上限的限制,也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反应速度一般也比较快;但由于仪表与被测物体之间有粉尘、烟雾、铁水表层氧化皮、表面熔渣等,其测量误差较大,在铸造行业里推广较少。非接触式其代表产品有红外测温仪表等。
接触式测温中热电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方便和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因而得到众多工厂的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