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操作要点
1. 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滚筒均匀涂刷于需要粘结的砼表面。
2.粘贴碳纤维
粘贴碳纤维材料之前,首先应确认粘贴表面干燥。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RH>85%时,如无有效措施不得施工。为防止碳纤维受损,在碳纤维材料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材料,每段长度一般以不
碳纤维加固施工
碳纤维加固操作要点
1. 涂刷底胶
将配好的底胶(粘结剂),用滚筒均匀涂刷于需要粘结的砼表面。
2.粘贴碳纤维
粘贴碳纤维材料之前,首先应确认粘贴表面干燥。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RH>85%时,如无有效措施不得施工。为防止碳纤维受损,在碳纤维材料运输、储存、裁切和粘贴过程中。应用钢直尺与壁纸刀按规定尺寸切断碳纤维材料,每段长度一般以不超过6m为宜。为防止材料在保管过程中损坏,材料的裁切数量应按当天的用量裁切为准。碳纤维纵向接头必须搭接20cm以上。该部位应多涂树脂,碳纤维横向不需要搭接。其施工工艺要点如下:1 粘贴树脂的主剂、固化催促剂和固化剂应按规定的比例称量准确,装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在可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2 粘贴时,在碳纤维和树脂之间尽量不要有空气。可用罗拉(工具)沿着纤维方向在碳纤维材料上滚压多次,使树脂渗浸入碳纤维中。
3.养护
粘贴碳纤维材料后,需自然养护1-2小时达到初期固化,应保证固化期间不受外界干扰和碰撞。
4. 涂装
若加固补强构件需要防火时, 可在树脂固化后涂刷耐火涂层。涂装应在树脂初期固化后进行,并应遵守所用涂料的相关标准和施工规定。
碳纤维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之中还有一种较为常用的碳纤维材料即碳纤维板材。碳纤维板材通常使用在建筑物的外表面,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碳纤维板材本身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就比较好,它具有极
l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能,并且其的保温隔热性能十分的理想,不易
l燃烧,作为建筑物外墙材料是十分理想的。与此同时,碳纤维板材造型美观,结构轻便,不需要对其进行二次装饰,这也是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物外墙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有就是碳纤维板材还可以使用在已有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部位的维修加固中,它能够极大的提高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防止了其它加固方法增大结构尺寸、减少建筑使用空间、增加自重、施工周期长、等缺点,可以很大
l大限度地保证了原有建筑布局。
上海鑫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加大截面法是一种常用的墩柱加固方法, 原有的墩柱的外表增加一层混凝土及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增加的横向钢筋能提高墩柱的剪切强度及延性
l能力。裂缝采用环氧树脂压力灌浆处置及粘贴钢板处置。裂缝处置并灌浆,结合粘钢法加固处理,增强了屋架上弦的刚度。植筋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其工作原理是:加固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界面混凝土内部结合力界面摩擦力植筋的抗剪力。
碳纤维分类及命名
现在炭纤维的主要产品有聚基,沥青基及黏胶基3大类,每一类产品又因原纤维种类、工艺和炭纤维性能等不同,又分成许多品种。“炭纤维”一词实际上是多种炭纤维的总称,因此分类及命名就十分重要。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合会(IUPAC)曾对炭纤维的分类和命名作了规定。首先用PAN(聚),MP(中间相沥青)及VS(黏胶)表示炭纤维的类别,再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热处理温度如lht(表示热处理温度,1400℃),hht(热处理温度在2000℃以上),然后再加上表示性能的符号(如HT表示高强、HM高模、SHT超高强、HTHS高强高应变、IM中模及UHM超高模等)。同时指出,聚基,黏胶基及普通型沥青基炭纤维均属难石墨化的聚合物炭,而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及气相生长的炭纤维是易石墨化炭。在第三次国际炭纤维会议上(1985年,伦敦)。曾建议按力学性能将炭纤维分成下列5级。超高模量级(UHM): 模量在395 GPa以上;高模量级(HM): 模量在310~395 GPa间;中模量级(IM): 模量在255~310 GPa间;超高强度级(UHT): 强度在3.5 GPa以上模量在255 GPa以下;高强度级(HT): 强度达3.5 GPa。这两种分级法都有不足之处。现在炭纤维产品分类由制造商自行标明:原纤维种类、单丝孔数、直径、排列方式(如平行、缠结、加捻等),有无表面处理(及其种类),有无上浆(及浆剂种类)等。一些重要的商品名称及性能,可见聚基炭纤维和沥青基炭纤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