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系统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屏蔽是为了保证在有电磁干扰环境下系统的传输性能,这里的抗干扰性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抵御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以及系统本身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能力。理论上讲,在线缆和连接件外表包上一层金属材料屏蔽层,可以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这也是绝大多数屏蔽系统采用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的有效程度到底如何呢?(4)在进行电缆敷设设计时,不宜将非阻燃电缆和阻燃电缆并
南洋电线电缆天津有限公司
屏蔽系统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
屏蔽是为了保证在有电磁干扰环境下系统的传输性能,这里的抗干扰性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抵御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以及系统本身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的能力。理论上讲,在线缆和连接件外表包上一层金属材料屏蔽层,可以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这也是绝大多数屏蔽系统采用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的有效程度到底如何呢?(4)在进行电缆敷设设计时,不宜将非阻燃电缆和阻燃电缆并列敷设,不宜将不同阻燃类别的阻燃电缆并列敷设。对于屏蔽系统而言,单单有了一层金属屏蔽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将屏蔽层完全良好地接地,这样才能把干扰电流有效地导入大地。

屏蔽层单端接地是在屏蔽电缆的一端
屏蔽层单端接地是在屏蔽电缆的一端将金属屏蔽层直接接地,另一端不接地或通过保护接地。
在屏蔽层单端接地情况下,非接地端的金属屏蔽层对地之间有感应电压存在,感应电压与电缆的长度成正比,但屏蔽层无电势环流通过。单端接地就是利用抑制电势电位差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
这种接地方式适合长度较短的线路,电缆长度所对应的感应电压不能超过安全电压。静电感应电压的存在将影响电路信号的稳定,有时可能会形成天线效应。

如速判断电缆断点的方法
当电缆的内部出现断点故障时,由于外部绝缘皮的包裹,很难直观的判断出断点的确定位置。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如速判断断点的方法:
1、数字万用表法
首先把具有断点的电缆的一端接在220V火线,另一端使之悬空。调动万用表的档位使之打到交流2V电压挡。然后从故障电缆的火线接入端开始,一只手紧握黑表笔,红表笔沿着故障电缆的绝缘层缓慢滑动。电缆无断点处的电压值大约为0.445V左右。当红表笔移动到某处时,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骤降为正常电压的1/10即0.04V时。此时基本可以断定断点处在该位置向前(火线接入端)15cm处。如果屏蔽线的屏蔽层没有损坏,那么该方法不能使用。但环境的条件发生变化时,由于没有硅橡胶那样的弹性,所以也会给安全带来影响,这就是热缩材料的缺点。
2、感应电笔方法
首先排除断点电缆周围的电缆有电源,然后将有断点的接在火线上,然后用感应电笔垂直于电缆缓慢移动,当感应电笔的交流信号消失时,即可判断断点在该检测点处,误差多不超过10cm。
3、折线法
对于较短的电缆测试断点可以采用折弯的方法,将电缆两端分别接在万用表的红黑表笔两端。从一端开始来回折弯,如果万用表此时时通时断,那么断点处就在此处。按照此法一直排查到断点为止。

电缆使用注意规范: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线应在低压线下方
电缆使用注意规范:
1、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线应在低压线下方。如果其中一条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允许距离为0.25m。
2、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距离分别为0.5m和0.25m。
3、津成电缆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道或路面2m以外。
4、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5、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