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门式起重机行车车轮啃轨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起重机啃轨,应详细检查并测量有关尺寸,综合分析,找出原因,确定修理方案。
1、对于轨道安装水平弯曲过大或轨道的局部变形过大或轨道安装八字形造成的啃轨,应重新调整轨道,使之达到规定标准。
2、对于同一截面两根轨道相对标高超差过大造成的啃轨,应调整其标高,使之达到标准规定。
3、对于主梁下挠或主梁水平旁弯超差过大造成小
起重车轮加工厂
桥式、门式起重机行车车轮啃轨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起重机啃轨,应详细检查并测量有关尺寸,综合分析,找出原因,确定修理方案。
1、对于轨道安装水平弯曲过大或轨道的局部变形过大或轨道安装八字形造成的啃轨,应重新调整轨道,使之达到规定标准。
2、对于同一截面两根轨道相对标高超差过大造成的啃轨,应调整其标高,使之达到标准规定。
3、对于主梁下挠或主梁水平旁弯超差过大造成小车轨距变化引起的啃轨或脱轨,可以采用移动小车车轮,改变小车轨距的方法修复。若要根本解决问题,应修复主梁,一定不要采用移动小车轨道的办法,因为割焊轨道压板会造成主梁进一步下挠和内弯。
4、对于两主动轮踏面直径尺寸不相等或行车轮锥度方向安装错误造成的啃轨,应更换行车轮使之直径尺寸相等或使锥度方向安装正确。
5、对于桥架变形使大车轮水平偏斜和垂直偏斜超差,或使四个轮不在同一平面,或使前后车轮不在同一直线上运行或因对角线超差造成的啃轨,应先矫正桥架,使之符合技术要求,如仍有啃轨现象,可再调整行车车轮,且应尽量调整被动车轮。
6、因分别驱动时电机不同步造成的啃轨,应修理或更换电机,使电机同步。
7、对于分别驱动时,因制动器制动力矩不相等造成的啃轨,应调整制动器,使之制动力矩相等。
8、因传动轴联轴节间隙过大或齿轮啮合间隙大而引起起动、制动不同步而造成的啃轨,应调整有关间隙,使其起动、制动同步。

小车车轮已广泛采用单轮缘车轮-轮缘在起重机轨道外侧。车轮踏面形状主要有圆往形、圆锥形以及鼓形三种。从动轮采用圆往形,驱动轮可以采用圆柱形,也可采用圆锥形;采用圆锥形踏面车轮时须配用头部带曲率的钢轨。在工字梁翼缘上运行的电动葫芦的车轮,主要采用鼓形踏面。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国内起重机车轮基本是在原苏联的模式下做一些小型的改进和发展。为了提高车轮组使用的耐久性,近有些采取了一些措施。
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
起重机车轮作为冶金行业安全、正常生产必不可少的关键和重要设备,其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性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受传统冶金工艺的制约,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国内起重机车轮基本是在原苏联的模式下做一些小型的改进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国外技术的引入,现代起重机车轮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不少人展开争论:究竟是技术变革决定制度变革,还是制度变革决定技术变革。
车轮组相关概念:
车轮与轴、轴承和轴承箱等组成车轮组。车轮是用来支承起重机和载荷,并在轨道上使起重机往复行驶运行的装置。车轮主要损伤的形式是磨损、硬化层压碎和点蚀。车轮直径及材料的选择,是按不利工况下车轮所受支承力考虑,确保不会出现部分车轮超载现象。车轮的材料一般采用ZG430-640铸钢。为了提高车轮表面的强度和寿命,踏面应进行表面热处理,要求表面硬度为HB300-350,淬火深度不少于20mm。
行车轮是锻件的一种分类,主要使用于门方式起重机-港机-桥式起重机-矿山机械等。又称:天车轮,起重机车轮,港机车轮,车轮锻件,轮子锻件,锻钢车轮等!
行车轮是比较容易损坏的部件。根据行车的使用特点,要求车轮踏面有较高的硬度,并且有一定的淬硬层深度和过渡层(深度>10mm,硬度HRC40 一48),以提高承载能力、性和抗接触疲劳的性能。这里面涉及的载荷组合较多,应该要根据起重机车轮组涉及规范来做。同时,要求其基体组织要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组织状态,硬度应达HBS187~229,使之具有高的韧性,提高抗冲击性能和抗开裂性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