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的区别
直流24V中间继电器和交流24V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是否一样?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直流24V中间继电器可以用交流24V中间继电器代替。
直流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主要区别在于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较大,匝数较多、体积较大。
对同等电压和接点容量的继电器来说,直流继电器动作线圈由于对直流没有感抗,若按交流继电器的设计,该继电器加入直流后会
直流固态继电器模组
直流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的区别
直流24V中间继电器和交流24V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是否一样?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直流24V中间继电器可以用交流24V中间继电器代替。
直流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主要区别在于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较大,匝数较多、体积较大。
对同等电压和接点容量的继电器来说,直流继电器动作线圈由于对直流没有感抗,若按交流继电器的设计,该继电器加入直流后会立即烧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时把继电器的匝数做多(对250伏的直流继电器,线匝可高达一万以上,而交流继电器只有5000匝左右),线径做小,使得动作线圈电阻变大,通过线圈的电流减小,使动作线圈发热减少且电磁力维持不变。另外,为容纳较多的线匝须把继电器的体积做大。伺服驱动器是现代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中。
直流继电器和交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一样都是根据电磁原理没有区别,但直流继电器的电源必须是直流电,交流继电器的电源必须是交流电源。
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大,线圈电流大小等于电压除以线圈的直流电阻,所以线圈导线细而且匝数很多。
交流继电器线圈匝数相应较少,因为交流电路里限制电流除了线圈电阻以外限制电流大小主要是线圈感抗,感抗XL的大小与交流电的频率成正比,如果将交流继电器接在直流电路里由于直流电的频率等于零所以感抗XL=0,而线圈的内阻又很小所以线圈会发热而烧毁。相反直流继电器接到交流电源时会因线圈的内阻很大和出现很大感抗会造成线圈吸合不上,所以不能互换。但关断时,贮存在电磁线圈中的电磁能通过触点间燃弧消耗掉,这将导致触点烧蚀,金属转移、沾结。
小编为大家带来继电器常见问题,快来学习一下吧!
问题:继电器故障和原因分析:
1.线圈部分故障:
线圈部分故障原因:
1)线圈断线:使用超声波清洗或在线圈上加过电压可能会导致线圈断线;
2)线圈供电不足:请确认线圈电压,如果给线圈供的电压动作电压会导致接点不动作;
3)线圈极性接反:内置二极管型继电器如果极性接反了会导致接点不动作;
4)线圈交流、直流供电错误:AC线圈的继电器线圈上加DC电压,线圈发热,可能造成烧损;DC线圈的继电器线圈上AC电压,可动铁片反复振动,不能正常工作;单相固态继电器模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控制输入单3+4一端子的驱动电压动态范围大,一般为直流DC10-18V,交流控制1-2两个控制导通的控制桩的交流电压也在AC24-380V,控制电流这要看固态继电器模块上的标注的额定控制电流数值。
5)线圈部分长时间通电,导致继电器线圈发热、线圈绝缘恶化,继电器动作故障。
线圈部分故障对策:
1)更换继电器;
2)请确认线圈电压,如果给线圈供的电压动作电压,接点不动作;
3)按照正确的极性接线;

4)不要向继电器线圈长时间通电,如果要长时间通电,推荐使用无励磁设计的继电器产品。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例如,负载为小功率的交流电动机时,继电器的触点负载应该高于所控制负载的20%以上来选取。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
光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 、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直流负载——直流负载比交流负载难断开,因为电压不过零,触点开断瞬间,即产生电弧,且由于外加电压持续保持,只有电弧被拉长,不能自持而熄灭。
光耦继电器与固态继电器的对比,由于涉及种类较多,下面以电磁继电器与相应固态继电器比较说明它们的区别:
结构区别: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内电路在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固体继电器用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输入和输出是隔离的。
工作方式区别: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电磁铁的力量来控制电路通断。因此,用直流电接线圈,触点可以通交、直流电;电磁式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维护方便,触点容量小(一般在SA以下),触点数量多且无主辅之分,无灭弧装置,体积小,动作迅速、准确,控制灵敏、可靠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低压控制系统中。固态继电器依靠半导体器件和电子元件的电、磁和光特性来完成其隔离和继电切换功能。因此,分直流输入-交流输出型,直流输入——支流输出型,交流输入——交流输出型,交流输入——直流输出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