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表温度传感器
热量表温度传感器采用进口薄膜铂电阻元件精密装配而成,严格遵照及国际行业标准要求,产品耐振动、耐高温、稳定性好、精度高,采用计算机全自动检测配对系统,自动控制,自动读取数据、自动计算及配对、自动累积编码、自动打印输出,全程自动化处理保证每一对温度传感器达到配对要求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赶紧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如何计算温度传感器的
无线温度变送器报价
热量表温度传感器
热量表温度传感器采用进口薄膜铂电阻元件精密装配而成,严格遵照及国际行业标准要求,产品耐振动、耐高温、稳定性好、精度高,采用计算机全自动检测配对系统,自动控制,自动读取数据、自动计算及配对、自动累积编码、自动打印输出,全程自动化处理保证每一对温度传感器达到配对要求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赶紧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如何计算温度传感器的插的深度?
温度传感器的插入深度很容易被忽视,理论上说温度传感器的插入深度一般可按实际需要决定。插的深度不应少于温度传感器保护套管直径的8-10倍,这样才能保证温度传感器性能稳定。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要把温度传感器的敏感段全部插入到被测介质中去。通常温度传感器所需的浸入长度为:
A、测量气体时,热电偶插入深度应大于95mm,热电阻、双金属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应大于115mm。
B、测量液体时,热电偶、热电阻、双金属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都应大于46mm。
C、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连接头+管壁厚度+浸入长度。
D、如果工艺管道口径过小(直径小于80mm)安装温度传感器时,应制作扩大管。
E、对于一般塔设备的温度测量,温度传感器水平安装时,温度传感器插入深度在300-400mm就行了,对于锅炉炉膛的温度测量,温度传感器大都是水平安装,除去炉体耐火砖的厚度,热电偶只需插入炉内150mm就行了。
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因素有哪些
1.影响因素之一:插入深度与管道位置的选择
2.影响因素之二:热阻抗增加
(1)热阻抗 热阻抗是指热量在热流路径上遇到的阻力,反映介质或介质间的传热能力的大小,表明了 1W热量所引起的温升大小,单位为℃/W或K/W。
(2)在高温下使用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如果被测介质为气态,那么保护管表面沉积的灰尘等将烧熔在表面上,使保护管的热阻抗增大;如果被测介质是熔体,在使用过程中将有炉渣 沉积,不仅增加了热电偶的响应时间,而且还使指示温度偏低。
3.影响因素之三响应时间
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件要与被测对象达到热平衡。温度传感器氯化锂元件的测量范围与湿敏层的氯化锂浓度及其它成分有关。因此,在测温时需要保持一定时间,才能使两者达到热平衡。而保持时间的长短,同测温元件的热响应时间有关。而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结构及测量条件,差别极大。对于气体介质,尤其是静止气体,至少应保持30min以上才能达到平衡;对于液体而言,较快也要在5min以上。对于温度不断变化的被测场所,尤其是瞬间变化过程,全过程仅1秒钟,则要求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在毫秒级。因此,普通的温度传感器不仅跟不上被测对象的温度变化速度出现滞后,而且 也会因达不到热平衡而产生测量误差。尽量选择响应快的传感器。对热电偶而言除保护管影响外,热电偶的测量端直径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丝越细,测量端直径越小,其热响应时间越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