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1)少量多次原则。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原则制定灌溉施肥制度;根据灌溉制度,将肥料按灌shui时间和次数进行分配,充分利用灌溉系统进行施肥,适当增加追肥数量和追肥次数,实现少量多次,提高养分利用率。
(2)水肥平衡原则。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土壤保水能力、土壤供肥保肥特性以及肥料效应,在合理灌溉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
灌溉设备施工
水肥一体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1)少量多次原则。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原则制定灌溉施肥制度;根据灌溉制度,将肥料按灌shui时间和次数进行分配,充分利用灌溉系统进行施肥,适当增加追肥数量和追肥次数,实现少量多次,提高养分利用率。
(2)水肥平衡原则。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土壤保水能力、土壤供肥保肥特性以及肥料效应,在合理灌溉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
滴灌带是一种相对造价较低、壁厚薄、偏平、自带具有一定间距的内镶式滴头的塑料管。滴灌带的常见直径有16mm、22mm.35mm。滴灌带被广泛地应用于灌溉蔬菜以及其他行栽作物。滴灌带通常被安装在土壤表面或者埋在土壤中。滴灌带的入水口压力通常在100kpa。水通过内滴头,沿着滴灌带内壁缓缓地、一滴一滴的流动。常见的出水口间距范围是100~600mm,其中300mm zui 为常用。为了适应不同的作物、地形以及地势,滴灌带的壁厚通常在0.10~~0.64mm。滴头的流量范围通常在0.3~3.6L/h,滴灌带直径范围在16~35mm。大直径的滴灌带可铺设长度达80m。

滴灌技术的常见误区
滴灌管看起来不起眼,外观好像都一个样,其实内有乾坤。首先,滴头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直接影响滴头的出水量,市场上很多告诉你滴头流量是2L/H的产品实际出水甚至超过3L/H。一套滴灌系统由成千上万个滴头组成,一小点流量偏差就会对整个系统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也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其次,滴灌带有拉伸强度、抗爆性等参数指标,市场上有些使用大量回收原料做成的滴灌带,拉伸强度和抗爆性能不达标,很容易在实际使用中损坏,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滴头还分为压力补偿型和非压力补偿型两种,性能上有本质的区别,价格的差距也很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