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分类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温度传感器简介结构坚固,性能稳定可靠(不因液体的波动而引起误动作),耐腐蚀,安装方便,价格低廉。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按照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模式,可大致划分为三大类: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逻辑输出温度传感器、模拟式温度传感器。
无线温度变送器厂家
电子分类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温度传感器简介结构坚固,性能稳定可靠(不因液体的波动而引起误动作),耐腐蚀,安装方便,价格低廉。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按照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模式,可大致划分为三大类:数字式温度传感器、逻辑输出温度传感器、模拟式温度传感器。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赶紧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影响温度传感器的因素有哪些
1.影响因素之一:插入深度与管道位置的选择
2.影响因素之二:热阻抗增加
(1)热阻抗 热阻抗是指热量在热流路径上遇到的阻力,反映介质或介质间的传热能力的大小,表明了 1W热量所引起的温升大小,单位为℃/W或K/W。
(2)在高温下使用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如果被测介质为气态,那么保护管表面沉积的灰尘等将烧熔在表面上,使保护管的热阻抗增大;如果被测介质是熔体,在使用过程中将有炉渣 沉积,不仅增加了热电偶的响应时间,而且还使指示温度偏低。
3.影响因素之三响应时间
接触法测温的基本原理是测温元件要与被测对象达到热平衡。因此,在测温时需要保持一定时间,才能使两者达到热平衡。而保持时间的长短,同测温元件的热响应时间有关。而热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结构及测量条件,差别极大。对于气体介质,尤其是静止气体,至少应保持30min以上才能达到平衡;对于液体而言,较快也要在5min以上。对于要求控制恒温、恒湿的局部空间,或者需要随时跟踪记录湿度变化的场合,再选用±3%RH以上精度的湿度传感器。对于温度不断变化的被测场所,尤其是瞬间变化过程,全过程仅1秒钟,则要求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在毫秒级。因此,普通的温度传感器不仅跟不上被测对象的温度变化速度出现滞后,而且 也会因达不到热平衡而产生测量误差。尽量选择响应快的传感器。对热电偶而言除保护管影响外,热电偶的测量端直径也是其主要因素,即偶丝越细,测量端直径越小,其热响应时间越短。
温度传感器检定标准技术及指标:
1、测量准确度:0.01级;分辨率0.1uV和0.1mΩ;2、扫描开关寄生电势:≤0.4μV;3、温度范围: 水槽:(室温+5~95)℃ 油
槽:(95 ~ 300)℃ 低温恒温槽:(-80 ~ 100)℃ 高温炉:(300~1200)℃;4、控温稳定度:优于0.01℃/10min(油槽、水槽、低温恒温槽);0.2℃/min(管式检定炉);5、总不确定度:热电偶检定,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7℃,重复性误差<0.25℃;热电阻检定测量不确定度优于50mk,重复性误差<10mk;温度传感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高等级公路、铁路大量修建。6、检定数量:一次可同时检热电偶(1-8)支,一次可同时检同线制热电阻(1-7)支;7、工作电源:AC220V±10%,50Hz,并有良好保护接地;8、高温炉功率:约2KW;9、恒温槽功率:约2KW;10、微机测控系统功率:<500。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