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稀酰胺
通过常规划线分离法从污泥中筛选出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通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测试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菌。研究了发酵条件产生的絮凝,浊度和脱色的影响。基于此,研究了絮凝特性。
结果表明,絮凝剂生产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8.0-8.5,振荡速度120 r.min-1,温度28-32°C,接种量5%,碳源蔗糖,氮气## #来源是尿素和硫酸铵的复合氮源。在3
医院废水处理
聚丙稀酰胺
通过常规划线分离法从污泥中筛选出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株。通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测试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菌。研究了发酵条件产生的絮凝,浊度和脱色的影响。基于此,研究了絮凝特性。
结果表明,絮凝剂生产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8.0-8.5,振荡速度120 r.min-1,温度28-32°C,接种量5%,碳源蔗糖,氮气## #来源是尿素和硫酸铵的复合氮源。在30℃溶解得到的酰胺水溶液升温至35-55℃,保持2h,然后降温至30℃测量溶液黏度,黏度基本保持不变,可见温度对酰胺溶液黏度的影响只限于溶解过程中。所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和浊度的合适条件是:絮凝剂用量120mg.L-1,凝结剂CaCl2(10gL-1)剂量200mg.L-1,pH7.5-9.0;絮凝和脱色的合适条件是:剂量200mg.L-1,CaCl2(10gL-1)剂量400mg.L-1,pH 10.0; CaCl2作为凝结剂可以提高絮凝效率
10%至30%
2、絮团的大小:絮团太小会影响排水的速度,絮团太大会使絮团束缚较多水而降低泥饼干度。通过选择阳离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可以调整絮团的大小。
3、絮团强度:絮团在剪切作用下应保持稳定而不破碎。提高絮凝剂分子量或者选择合适的分子结构有助于提高絮团稳定性。
4、产品溶解:溶解良好才能发充分发挥絮凝作用。有时需要加快溶解速度,这时可考虑提高阳离子絮凝剂溶液的浓度。
5、阳离子聚丙稀酰胺与污泥混合:阳离子絮凝剂在脱水设备的某一位置一定和污泥充分反应,发生作用。因此,阳离子絮凝剂溶液粘度一定合适,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能与污泥充分混合,两者混合均匀是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还有溶液粘度与其分子量和配制浓度有关。在美国主要是以阳离子絮凝剂为主,阳离子的产量占到85%,阴离子絮凝剂占到15%,在美国阳离子絮凝剂主要是用在水处理或者造纸上。
水中胶体颗粒微小、表面水化和带电使其具有稳定性,絮凝剂投加到水中后水解成带电胶体与其周围的离子组成双电层结构的胶团。
采用投药后搅拌的方式,促进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成的胶团的碰撞机会和次数。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
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T的乘积GT可以间接表示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通过改变GT值可以控制混凝反应效果。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之间,考虑到杂质颗粒浓度对碰撞的影响,可以用GTC值作为表征混凝效果的控制参数,其中C表示污水中杂质颗粒的质量浓度,而且建议GTC值在100左右。白水中固体含量降低约为66%,纸张灰度增加,白水等填料的存留率提高8%-18%。
絮凝剂溶液在泵送或向地下在注入的流动过程中都会发生明显的剪切降解,剪切降解的程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人小有关。微生物的存在是否会侵蚀絮凝剂,尚缺乏足够的依据。在聚丙稀酰 胺 溶液需长期放置时,要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来防止其氧化降解。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这两种高分子混凝剂都不明显,碱式氯化铝对水处理的PH值适应范围在4-8,聚合硫酸铁在4-11,总体来说聚合硫酸铁PH值适应范围范围广些。絮凝剂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表现出多重的效果,对于絮凝剂的作用原理
对阳离子絮凝剂进行搅拌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注意搅拌的速度。如果搅拌的速度过慢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溶解速度过慢,或者溶解不充分的情况出现。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絮凝剂絮团 现象的出现;而如果搅拌速度过快的话,就有可能会因为高速的机械搅拌造成絮凝剂出现降解的现象,导致阳离子絮凝剂的使用效果下降,从而影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工艺步骤:采用废水—格栅—初沉池—调节池—浅层气浮—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池—脱色池组合技术处理再生纸生产废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