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化的di一个专利于1874年由法国人获得,钢化方法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后,立即投入一温度相对低的液体槽中,使表面应力提高。这种方法即是早期液体钢化方法。1、强度提高:钢化后玻璃的机械强度、抗冲击性、抗弯强度能够达到普通玻璃的4—5倍。德国的Frederick Siemens于1875年获得一项专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Geovge E. Rogens于1876年将钢化方
超大钢化玻璃供应厂家
玻璃钢化的di一个专利于1874年由法国人获得,钢化方法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后,立即投入一温度相对低的液体槽中,使表面应力提高。这种方法即是早期液体钢化方法。1、强度提高:钢化后玻璃的机械强度、抗冲击性、抗弯强度能够达到普通玻璃的4—5倍。德国的Frederick Siemens于1875年获得一项专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Geovge E. Rogens于1876年将钢化方法应用于玻璃酒杯和灯柱。同年,新泽西州的HughO’heill获得了一项专利。
实际上,热浸工艺和设备也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中。德准DIN18516在90年版中规定的保温时间为8小时,而prEN14179-1:2001(E)标准则将保温时间降到了2小时。在遇chao强冲击破坏时,碎片呈分散细小颗粒状,无尖锐棱角,故属于安全玻璃。新标准下热浸工艺的效果十分显著,并且有明确的统计性技术指标:热浸后可降到每400吨玻璃一例自爆。另一方面,热浸炉也在不断地改进设计和结构,加热均匀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基本可以满足热浸工艺的要求。
对这类问题通常考虑其吻合度指标,当弯型钢化玻璃成品出现吻合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主要会出现以下三种现象:
①成品玻璃与设计要求出现扭曲偏差。这说明需要进行弯钢化的玻璃在辊道上的位置没有放置正确,玻璃弯曲的中心线与辊道不平行。
方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需要重新调整玻璃在上片台上的位置,使玻璃弯曲的中心线与辊道处于平行状态。
如何处理钢化玻璃的划痕是一个略微棘手的问题。接下来将会为大家讲述下钢化玻璃划痕的处理方法和操作方法,大家快来一起学习下吧。修复原理先研磨、后抛光。2毫米是12800帕,4毫米急冷风压是7000-8000帕,玻璃已经处于软化的时候,在短短的3秒钟突然承受这样的风压,玻璃的表面会存在风斑,同时玻璃的表面会存在凹凸不平现象,严重的程度要根据设备的好坏来决定,所以钢化后的玻璃不能做镜面的原因。具体解释就是:对于比较严重的划痕,先用颗粒度比较大的(35μ)研磨片进行研磨,先将划痕研磨掉,然后再使用细的研磨片(20μ、10μ、5μ)依次进行精磨,然后再用纯羊毛抛光盘和抛光膏进行抛光,把修复区域抛亮后,玻璃划痕修复结束。局部的、小范围的修复可以节约成本和时间,但修复效果不佳;将修复区域展开,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但会增加修复成本和时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