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西方心理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直接相关。
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
孩子的家庭教育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西方心理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直接相关。
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
一个父亲是当地很的企业家,很忙,不是请人家吃饭,就是人家请他吃饭,跟自己的女儿没有很多接触。孩子上了小学后,因为参加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老师会定期给孩子父母亲写信,每周一封信。当你也遇到和我一样的状况时,你需要做的是,告诉自己,我只要再学15分钟就可以玩手机。其中一项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母亲读,父亲也要读。
这个父亲5年里和孩子一起读了184本书。他说一开始没感觉,读了一个月之后,发现阅读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开始主动拒绝应酬,跟孩子一起读书。他说:“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学,我上了大学。”后来他跟孩子在一起无话不谈,而媒介就是书。
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是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
教育孩子很难吗?
孩子根本不需要教育,他们需要的是榜样。
常常有人抱怨教育孩子很难。我见到的大多数情况,并不是父母管教孩子不够严厉,大多数父母都是以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孩子的。只要孩子有一点过错,他们放过教育孩子的机会。从大谈道理,到举例说明,甚至体罚孩子的都有。
但这些方法却往往收效甚微,于是他们很容易变得愤怒,认为管教孩子简直太难了,孩子就是那么不可理喻,终只好投降,安慰自己“等孩子长大了就会懂事了”。
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只是把父母管教我们的那一套继续用在我们的孩子身上。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孩子,往往事倍功半。我们小时候的亲身体验就是的例证。小时候,我们可能迫于父母的威严而不得不服从。
孩子需要的根本不是管制。真正的教育,从来都是从父母本身出发,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只不过是模仿父母的行为和思想罢了。
一个嘴上告诉孩子读书很重要,而自己整天却只会玩手机i、追剧,在家中却从不读书的家长;
一个孩子一玩手机就发脾气批评他,自己却拿着手机玩个不停的家长;
一个告诉孩子要与人为善,不在背后说人坏话,自己却总喜欢对别人的事说三道四的家长。
这些都是不能让孩子真正信服的家长。长陈宝生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也提到:
“科学的教育观,是要对孩子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就是说,要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家长首先不做;家长做不到的,强迫孩子做;孩子想做的,家长理性地引导孩子。”
话虽不长,但却用直白的语言道破了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终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如果父母没做好榜样,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我接触过这么多的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
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