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到场的推行中,必须给予改善行为合理的奖励与回报,而且要迅速、简单明了。固然要核算改善带来的财务回报,但很多员工渴望的不是要求按照财务回报的百分比来获得回报。其实,更多时候
,他们要的就是一种价值的认可。以财务为中心的传统价值管理,就是一种忽视了员工价值的管理,员工价值等同了财务价值。因此,改善行为想到的不是员工价值的体现,而是核算财务价值。
对于精益到
精益道场管理办法
精益到场的推行中,必须给予改善行为合理的奖励与回报,而且要迅速、简单明了。固然要核算改善带来的财务回报,但很多员工渴望的不是要求按照财务回报的百分比来获得回报。其实,更多时候
,他们要的就是一种价值的认可。以财务为中心的传统价值管理,就是一种忽视了员工价值的管理,员工价值等同了财务价值。因此,改善行为想到的不是员工价值的体现,而是核算财务价值。
对于精益到场推行部门来说,考虑的是5S,目视,TPM……但一个员工的绩效却是产量,那么员工有没有责任每天进行5S呢他所在部门的主管和领导以往衡量他能力的指标里没有5S,推行精益到场后
,还是没有5S,他为什么要遵守呢这时候的精益到场就处于类似道德的尴尬局面,你执行了就是道德高尚,你不去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为什么要做呢甚至到后,在人事部制定的工作职责里,
就没有精益到场这条,那员工当然不愿意了。
建立一个适应变革和持续改善的管理流程精益到场是对公司现有到场方式的一种变革,但是我们所建立的管理模式,是拒绝变革或难以变革的,而精益到场所带来的变革,又是一种剧烈的变革,一种倒金字塔的管理。因此,带来大冲击的是管理者,而不是员工,只不过精益到场是连员工都难以适应他们自身作为主体的一种新管理方式。
原来我们之所以没有发现,只不过在其他一些管理变革上,很少提及员工参与的重要性,而精益到场从开始就强调员工参与的重要性,它颠覆了传统的管理,员工要成为管理的主体,一方面员工没有准备,没有那种作为管理主体的想法;另外一方面,领导或是管理者还是发号施令要员工参与,这本身就是滑稽的事情。
不要让精益到场成为道德, 而是流程,这是必须的。一个正常社会的有序,不是靠道德保证的,恰恰是靠法律保证的。很多公司成立专门的精益到场推行部门,独立于正常的业务流程之外,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说明精益到场是超越于公司业务流程之
外的,这就如道德一样,整天呼吁大家去执行,但结果呢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益到场是大量的工具与方法,就必须作为流程的一部分。
标准化与工作
标准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标准化并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将企业中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得不同的人来做都可以做得好,发挥大成效和效率。而且,标准化也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不断地和改进,今天好的方法到了明天不一定是好的,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就可以推动组织持续地进步。
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
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把“以人为本”挂在口头上,但实际做到多少呢的自高自大对企业是毁灭性的。切记不是法官,而是教练与顾问;更多的是责任与义务,需要协助下属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只知道发号施令。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企业也为自己做得更好。在丰田公司,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在组织的职责范围内自行其是,不必担心因工作上的失误而受到惩罚,出错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对策,下次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