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常用的碱剂为烧1碱,用量为1—2g/L。存储注意事项:存放应避免与活性金属和还原剂接触,避免发生反应,同时放置的环境需要阴凉、通风,室内温度不宜超30℃,保持存放双氧水容器的密封性,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它是活化剂,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使双氧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过氧1化氢离子,在
工业级双氧水价格
常规漂白中漂液PH值为10.5~11,加水玻璃尚不能达到要求,因此要加碱剂调节PH值,常用的碱剂为烧1碱,用量为1—2g/L。存储注意事项:存放应避免与活性金属和还原剂接触,避免发生反应,同时放置的环境需要阴凉、通风,室内温度不宜超30℃,保持存放双氧水容器的密封性,在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它是活化剂,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使双氧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过氧1化氢离子,在PH值为10.5~11情况下,双氧水以中速分解达到漂白的目的。但在退煮漂与煮漂一浴法短流程工艺中,烧1碱的用量均较高,烧1碱不仅调节PH值,还兼退浆和煮练的功能。这就使漂浴很不稳定,加速了双氧水的分解,不仅浪费双氧水,而且可能导致纤维降解使织物脆损。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前已述及要加入适合的稳定剂,使双氧水按工艺要求来分解,并在分解与稳定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在稳定剂帮助下的“受控双氧水漂白工艺”,采用此工艺既能取得较好的织物白度及去杂效果,又不至于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
KMnO4溶液的标定精1确称取0.15~0.20g预先干燥过的Na2C2O4三份,分别置于250cm3锥形瓶中,各加入40cm3蒸馏水和10cm33 mol·dm-3 H2SO4,水浴上加热直约75-85℃。此外,国内也在研究采用氧阳极还原法生产双氧水,该法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原料,具有成本低、投资少、污染小等特点,但目前该法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时,滴定速度宜慢,在滴KMnO4溶液滴入后,不断摇动溶液,当紫红色退去后再滴入第二滴。溶液中有Mn2+产生后,滴定速度可适当加快,近终点时,紫红色褪去很慢,应减慢滴定速度,同时充分摇动溶液。当溶液呈现微红色并在半分钟,即为终点。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滴定过程要保持温度不60℃。
双氧水生产制备双氧水的系统工艺流程
双氧水生产制备双氧水的系统工艺流程:
双氧水的生产过程包含五个工序:氢化工序、氧化工序、萃取净化工序、后处理工序、工作液配制及回收工序:
氢化工序把蒽醌转化蒽氢醌或四氢化蒽醌。
氧化工序用空气中的氧直接氧化蒽氢醌和四氢化蒽氢醌,并转化为蒽醌、四氢化蒽醌,同时生成双氧水。
萃取的作用是用无离子水从氧化液中萃取回收双氧水,生产一定浓度的双氧水溶液,该溶液再经过净化处理后,不仅降低有机碳的含量,而且生产27.5~35%的产品出售市场。
萃取的萃余液经过后处理再生处理后进入下一个使用循环过程。
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和葱醌法两种。在我国双氧水主要应用于纺织业,而造纸业双氧水的消费比重比西欧、美国低得多。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双氧水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电解法,该法电流、工艺流程短、产量高,但由于电耗较大,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逐渐被淘汰。此外,国内也在研究采用氧阳极还原法生产双氧水,该法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原料,具有成本低、投资少、污染小等特点,但目前该法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的双氧水产品有工业级、试剂级、食品级、医1药级和电子级等几种,浓度有27.5%、30%、35%、50%、70%等多种规格。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蒽醌法与电解法相比,具有工艺技术、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和能耗低、三废易于治理等特点。因此挖掘环保型产品双氧水应用的巨大潜力在我国具有很大价值,同时也将为双氧水开辟更广阔的市场。蒽醌法分为镍催化剂法和钯催化剂法,前者使用镍催化剂悬浮床氢化器,后者使用钯催化剂固定床氢化器。钯催化剂法工艺流程短、氢化设备简单、催化剂寿命长、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比镍催化剂法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