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系统由空间部分、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大块组成。空间部分即上述的24颗(含6颗备份星),它们以周期0.5恒星日(约11小时58分钟)绕地球运行,持续不断地向地球发出的轨道数据和时间数据等为定位计算所需要的导航信息。控制部分即对GPS进行跟踪和控制的地面控制站,用于跟踪GPS的轨道参数,修正发出的导航信息,并负责整个GPS系统的运行管理。一组称为P码(ProciseCode101
车辆监控系统厂家
GPS系统由空间部分、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大块组成。空间部分即上述的24颗(含6颗备份星),它们以周期0.5恒星日(约11小时58分钟)绕地球运行,持续不断地向地球发出的轨道数据和时间数据等为定位计算所需要的导航信息。控制部分即对GPS进行跟踪和控制的地面控制站,用于跟踪GPS的轨道参数,修正发出的导航信息,并负责整个GPS系统的运行管理。一组称为P码(ProciseCode10123MHz),P码因频率较高,不易受干扰,定位精度高,因此受美国军方管制,并设有密码,一般民间无法解读,主要为美国军方服务。用户部分就是用户的接收装置,用户通过接收来自若干个GPS所发的无线电信号,再测定发出的信号时间和用户收到这一信号的时间差,即可得知用户用的距离。由于在太空的位置事先已经知道,这样,只要计算出用户距三颗的距离值,即可确定自己在地球某一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当然,对于处在三维空间的飞机而言,光知道经度、纬度还不够,还需接收GPS的第4颗发来的信号来确定自己所处的高度。
GPS有哪些作用?
在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在越洋飞行中的飞机,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的汽车,无不希望时刻知晓自己所在的方位及前进的目标。这就是交通运输工具的定位与导航。信息查询,为用户提供主要物标,如旅游景点、宾馆、医院等数据库,用户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根据需要进行查询。在古代,人们可以根据星星来定位,但那只能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这就是原始的天文导航。直至19世纪,人类才发明了无线电导航,它不再受天气影响,而是通过无线电发射台发射电波,接收机接收以确定交通工具的方位,从而引导航向。但是由于无线电发射台很难建设在海洋中或荒野大漠中,对交通工具的定位和导航仍然会有很大的误差。
世界主要几种导航定位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北斗导航 Compass2000年开始建设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发射了10颗,建成了基本系统。到2012年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到2012年底,北斗导航系统将提供正式运行服务。到2012年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到2012年底,北斗导航系统将提供正式运行服务。2020年左右,由大约30多颗组成的北斗导航系统形成覆盖能力。目前北斗的导航精度在平面地区为25米,已开始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
用户设备部分即GPS 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并跟踪这些的运行。GPS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相比,主要特点是:①地面连续覆盖。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轨迹回放,监控中心能随时回放近60天内的自定义时段车辆历史行程、轨迹记录。(根据情况,可选配轨迹DVD刻录服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