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厂家简单介绍危险特性
爆1炸性强氧化剂。过氧1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1炸。过氧1化氢在pH值为3.5~4.5时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1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1
工业级50%双氧水
双氧水厂家简单介绍危险特性
爆1炸性强氧化剂。过氧1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1炸。过氧1化氢在pH值为3.5~4.5时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1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1炸。过氧1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1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食品添加剂1大允许使用量1大允许残留量标准:过氧1化氢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1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1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1炸。
双氧水的使用依赖于过氧化1氢的氧化性
双氧水的名词叫过氧1化氢(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过氧1化氢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化学物质,存在于空气和水中,光照、闪电和微生物均可产生过氧1化氢。过氧化1氢溶于水,就成了人们常说的双氧水。其实,早在十八世纪,人类就发现并开始使用双氧水,在食品工业中,过氧1化氢1主要用于软包装纸的消毒、罐头厂的消毒、奶和奶制品杀菌、面包发酵、食品纤维的脱色等,同时也用作生产加工助剂。当食品级双氧水溅落到人体皮肤或人眼内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此外,在饮用水处理、纺织品漂白、造纸工业、医学工业以及家用洗涤剂制造等领域,双氧水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双氧水的使用依赖于过氧化1氢的氧化性,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般药1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美容用品中双氧水的浓度为6%,试剂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0%,食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5%,浓度在90%以上的双氧水可用于的氧化剂,若90%以上浓度的双氧水遇热或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1炸。双氧水还特别易分解,高纯度双氧水的基本形态是稳定的,当与其它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为氧气和水。为了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前已述及要加入适合的稳定剂,使双氧水按工艺要求来分解,并在分解与稳定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在稳定剂帮助下的“受控双氧水漂白工艺”,采用此工艺既能取得较好的织物白度及去杂效果,又不至于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
当人们对双氧水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的时候;当人们得知双氧水存在于每个人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和水中的时候;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1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1炸。当人们知晓双氧水从十八世纪以来就被人类广泛利用的时候;当人们明白双氧水早已经大量运用到食品工业中的时候,才发觉原来双氧水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
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和葱醌法两种。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双氧水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电解法,该法电流、工艺流程短、产量高,但由于电耗较大,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逐渐被淘汰。此外,国内也在研究采用氧阳极还原法生产双氧水,该法利用水和空气作为原料,具有成本低、投资少、污染小等特点,但目前该法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我国的双氧水产品有工业级、试剂级、食品级、医1药级和电子级等几种,浓度有27.5%、30%、35%、50%、70%等多种规格。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蒽醌法与电解法相比,具有工艺技术、生产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和能耗低、三废易于治理等特点。蒽醌法分为镍催化剂法和钯催化剂法,前者使用镍催化剂悬浮床氢化器,后者使用钯催化剂固定床氢化器。钯催化剂法工艺流程短、氢化设备简单、催化剂寿命长、运行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比镍催化剂法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1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