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焊接的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蚀性:1)晶间腐蚀,2)热影响区敏化区晶间腐蚀,3)刀状腐蚀。
防止焊缝发生晶间腐蚀的措施:1)通过焊接材料,使焊缝金属或者成为超低碳情况,或者含有足够的稳定化元素Nb。2)调整焊缝成分获得一定δ相。晶间腐蚀理论本质上就是贫铬理论。
热影响区敏化区晶间腐蚀:指焊接热影响区中加热峰值温度处于敏化加热区间的部位所发生的晶间腐蚀。
焊接自动化设备
不锈钢焊接的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
焊接接头的耐蚀性:1)晶间腐蚀,2)热影响区敏化区晶间腐蚀,3)刀状腐蚀。
防止焊缝发生晶间腐蚀的措施:1)通过焊接材料,使焊缝金属或者成为超低碳情况,或者含有足够的稳定化元素Nb。2)调整焊缝成分获得一定δ相。晶间腐蚀理论本质上就是贫铬理论。
热影响区敏化区晶间腐蚀:指焊接热影响区中加热峰值温度处于敏化加热区间的部位所发生的晶间腐蚀。
刀状腐蚀:在熔合区产生的晶间腐蚀,有如刀削切口形式,故称为“刀状腐蚀”。
防止刀状腐蚀措施:①选用低碳母材和焊接材料②采用又相组织的不锈钢③采用小电流焊接,减少焊接粗晶区的过热程度及宽度④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焊接⑤交叉焊接⑥加大钢中Ti,Tb含量,使焊接粗晶区的晶粒边界有足够的Ti,Tb与碳化合。
不锈钢为什么采用小电流焊接?以减小焊接热影响区的温度,防止焊缝晶间腐蚀的产生,防止焊条,焊丝过热,焊接变形,焊接应力,可以减少热输入等。
马氏体不锈钢焊接要点
对于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当采用同材质焊条进行
焊接时,为了降低冷裂纹敏感性,确保焊接接头塑、韧性,应选用低氢型焊条并同时采取下列措施:
① 预热。预热温度随钢材含碳量的增加而进步,一般在100℃ ~ 350℃范围内。
② 后热。对于含碳量较高或拘束度大的焊接接头,焊后采取后热措施,以防止焊接氢致裂纹。
③ 焊后热处理。为改善焊接接头塑、韧性和耐蚀性,焊后热处理温度一般为650℃ ~ 750℃,保温时间按1h / 25mm计。
对于超级及低碳马氏体不锈钢,一般可不采取预热措施,当拘束度大或焊缝中含氢量较高时,采取预热及后热措施,预热温度一般为100℃ ~ 150℃,焊后热处理温度为590 ~ 620℃。
对于含碳量较高的马氏体钢。或在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难以实施,以及接头拘束度较大的情况下,工程中也可用奥氏体型的焊材,以进步焊接接头的塑、韧性,防止产生裂纹。但此时焊缝金属为奥氏体组织或以奥氏体为主的组织时,与母材强度相比实为低强匹配,而且焊缝金属与母材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热物理性能差别很大,焊接残余应力不可避免,轻易引发应力腐蚀或高温蠕变破坏。
金属
焊接是指经过恰当的办法,使两个别离的金属物体(同种金属或异种金属)发生原子(分子)间结合而联接成一体的联接办法。
首要议论焊接办法分类,然后归纳介绍各种焊接办法的特征和选用的规划。其次简明介绍怎样依据产品的要求和特征挑选在技能和经济上适合的焊接办法的基本知识,以供那些需求从事焊接出产的工程技能人员参看。毕竟提出焊接技能在各个方面的打开,期望关于关怀焊接新技能的较有履历的焊接技能人员在打开或选用新技能时有所帮助。
在工业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制作是经常遇到的,本文中对钢结构制作的工艺要求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钢结构制作的质量控制措施。
焊接是使两个分离金属通过原子或分子问的相互扩散与结合形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焊接的种类按焊接过程的特点分为熔焊、压焊、钎焊等三大类。建筑行业常用到的是熔焊。熔焊是利用局部加热将两焊件的结合处加热到熔化状态,形成共同熔池(一般还加填金属)凝固后就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熔焊包括气焊、电弧焊、电渣焊、等离子弧焊、气电焊及激光焊等。
钢结构焊接加工,通过采取适当的焊接节点构造设计措施和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钢结构的焊接变形,以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但由于材料、结构以及焊接施工现场环境等因素的复杂多变,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焊接经验,提高控制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技术水平。焊接变形对钢结构的工程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钢结构焊接变形的基本类型及其原因。为了有效防治焊接变形,必须精心焊接节点构造设计,提高焊接工艺质量,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