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是很有营养价值的水产品,不只肉质甜美并且没有太多的骨骼,吃起来厚味可口。每平方米放苗800-100尾。所以泥鳅饲养也变成饲养户的发财致富的一个有用的路径。那么泥鳅种苗怎样培养呢?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公分。在放养前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气今后,再倒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散布全池。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清池,并施禽畜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
泥鳅种苗养殖厂家
泥鳅是很有营养价值的水产品,不只肉质甜美并且没有太多的骨骼,吃起来厚味可口。每平方米放苗800-100尾。所以泥鳅饲养也变成饲养户的发财致富的一个有用的路径。那么泥鳅种苗怎样培养呢?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公分。在放养前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气今后,再倒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散布全池。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清池,并施禽畜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
导致泥鳅发病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人为因素是由于饲养人员的饲养操作不当,而导致泥鳅患病的因素,是可以减少的,是可以改正的,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将人为的影响降到较低,是切实可行的。
人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管理措施不当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选择鳅种不当。泥鳅种苗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到成鳅的,应该选择无外伤、活泼反应快的泥鳅。
②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的大小与疾病发生有很大关系,若密度过大,超过了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使鱼类摄食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为鳅病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确定密度应综合考虑鱼体规格、饲养条件和饲养水平等诸因素。
孵出的泥鳅种苗经过1个多月的培育,长成的夏花已开始有钻泥习性,这时可以在成鳅池中饲养。但为了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也可以再饲养4~5个月,泥鳅苗种阶段食性特点泥鳅在幼苗阶段〈5厘米以内〉,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原生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当体长5~8厘米时,逐渐转向杂食性,主要摄食甲壳类、摇蚊幼虫|水丝蚓、水陆生昆虫及其幼虫、幼螺、蚯蚓等,同时还摄食丝状藻、硅藻、植物碎片及种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