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到场的推行中,必须给予改善行为合理的奖励与回报,而且要迅速、简单明了。固然要核算改善带来的财务回报,但很多员工渴望的不是要求按照财务回报的百分比来获得回报。其实,更多时候
,他们要的就是一种价值的认可。以财务为中心的传统价值管理,就是一种忽视了员工价值的管理,员工价值等同了财务价值。因此,改善行为想到的不是员工价值的体现,而是核算财务价值。
对于精益到
精益道场培训课件
精益到场的推行中,必须给予改善行为合理的奖励与回报,而且要迅速、简单明了。固然要核算改善带来的财务回报,但很多员工渴望的不是要求按照财务回报的百分比来获得回报。其实,更多时候
,他们要的就是一种价值的认可。以财务为中心的传统价值管理,就是一种忽视了员工价值的管理,员工价值等同了财务价值。因此,改善行为想到的不是员工价值的体现,而是核算财务价值。
对于精益到场推行部门来说,考虑的是5S,目视,TPM……但一个员工的绩效却是产量,那么员工有没有责任每天进行5S呢他所在部门的主管和领导以往衡量他能力的指标里没有5S,推行精益到场后
,还是没有5S,他为什么要遵守呢这时候的精益到场就处于类似道德的尴尬局面,你执行了就是道德高尚,你不去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为什么要做呢甚至到后,在人事部制定的工作职责里,
就没有精益到场这条,那员工当然不愿意了。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里,公司的使命与价值推动了公司的战略,既而是公司的流程、执行,但我突然想到,这本身是危险的。应该是由公司的使命与价值去拉动公司的战略、流程、执行,这与精益到场
的拉动殊途同归,这就需要在我们的使命与愿景中重新审视员工的意义。然而,在哪一个上市公司的报表里,有详细的关于员工价值描述的报表呢能够影响的不是员工价值,而是股东价值。即使
在一个企业的使命与价值中,可能有员工,但传统的推动管理,很快就遗忘了员工的价值。如果我们仅仅羡慕丰田员工的那种参与,而不愿意改变我们的使命与价值观,那只能是一声叹息。
精益到场,其实要实现的不仅是拉动式到场,更重要的是拉动式管理,这个冲击大的是领导与管理者,而不是员工。这就如联想原精益经理张秋平先生演讲中提到的一样,其实企业的和管理
者自己可能也不知道如何去变革,员工又知道如何变革呢
“自我反省”的目的是要找出自己的错误,不断地自我改进。丰田认为“问题即是机会”—当错误发生时,并不责罚个人,而是采取改正行动,并在企广泛传播从每个体验中学到的知识。这与很多国内企业动不动就罚款的做法是完不同的—绝大部分问题是由于制度流程本身造成的,惩罚个人只会使大家千方百计掩盖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
“现地现物”则倡导无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要深入现场,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基于事实进行管理。这种“现地现物”的工作作风可以有效避免“官僚主义”。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中集集团可以说是出类拔萃,在它下属的十几家工厂中,位于南通的工厂一直做得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通中集的领导层遵循了“现地现物”的思想,高层领导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到场查看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