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
炼油厂油泥处理
通过查找相关国内标准,其中GB4284为“无害化”“标准,即,处理后油泥的含油量排放达到千分之三。目前国内涉及的相关标准与技术规范有以下三个:
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607-2011。含油率≥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用于再生利用,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2、《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经处理后的油田含油污泥用于铺设油田井场、通井路(含油<2%)和农用(符合GB4284-84);
3、《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矿物油在土壤中的较高容许含量≤3000mg/kg(3‰)。
在治理工业废水过程中,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简称物化法)、生物法及其相互之间的组合技术等。生物氧化技术则因具有处理、产生二次污染、出水水质好、运行与操作管理方便且费用较低等优点,而在当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众多的含油废水源导致了污水的种类和性质非常繁杂,根据含油废水中油的存在状态,一般将其分为3类,即游离油、分散油和乳状油。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和去除对象可分为机械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而净化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含油污水的性质、环境和经济的要求,通常是几种方法工艺设备的合理组合。在石油勘探、开采、炼制、清罐、储运过程中,因为事端、跑冒滴漏、天然沉降等因素,很多油品与土壤、水或其它杂质形成含油污泥或污水含油污泥或含油污水中含有石油、水及无机物固体等,属于高度风险污染物,对环境会构成极大损害。
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着提高,但与此同时,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影响。 。破坏,各种污染源继续侵蚀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其中,水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许多污染源。在的水污染治理工作中,含油污水的处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充分分析含油污水的来源并分析其损害。明确含油污水处理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该部分主要由进料站、鼓式分选装置、曝气沉砂处理装置、螺旋输送装置几部分组成。本文详细分析和分析了含油污水的含量和危害,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含油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方法。
油性污泥很头疼,不仅因为它的污染很严重,而且还因为污泥中的油污。由于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油,如果可以提取并用于资源利用,可以获得额外的油;然而,含油污泥的资源利用成本相对较高,这不一定是经济的。土壤中的油变成了鸡肋。除了回收利用外,还有一种称为“无害”处理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这种无害化处理不能提取,但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将油性污泥脱水形成砖,或者将油性污泥焚烧。这种处理方法比资源利用便宜得多,更容易推广和实施。为避免高温油气与氧气接触发生危险,油泥干化工艺对设备的密闭性要求较高,且需要配套完整的干化尾气处理系统。在一些没有经过科学处理的含油污泥的地方,促进无害化处理比促进资源利用更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