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耳机
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以前会推荐bose的QC3,大,降噪效果很好,佩戴舒适。但是音质普通,只有头戴式没有入耳式,价格要接近3000元。如果要的就只有选择其它了!
近听朋友介绍一款入耳式幽悦降噪耳机功夫龙(厂家说明:测试数据是降噪深度约30分贝,降噪宽度3000Hz,降噪效果数据强过bose,说是来自神九的主动降噪技术),体验对比
蓝牙耳机厂家
降噪耳机
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以前会推荐bose的QC3,大,降噪效果很好,佩戴舒适。但是音质普通,只有头戴式没有入耳式,价格要接近3000元。如果要的就只有选择其它了!
近听朋友介绍一款入耳式幽悦降噪耳机功夫龙(厂家说明:测试数据是降噪深度约30分贝,降噪宽度3000Hz,降噪效果数据强过bose,说是来自神九的主动降噪技术),体验对比之后觉得降噪,音质都不输给bose,只是度低,定价也不高,好像推广期间仅几百元!想要买到好的降噪耳机,不要只认和价格,靠自己的耳朵去试试吧。作为全无线耳机的厂家,功夫龙在外观设计和功能方面都令我感到惊艳。


既然降噪为本体,我们先从这个方面来说。常常戴耳机的小伙伴都知道,入耳式耳机相比头戴式的物理降噪要好很多,而在主动降噪耳机处理不好的中高频段比如人声和女声方面,入耳式耳机的设计带来的物理降噪效果会好的多。采用Rubber入耳方式,增加了耳机在耳道内的摩擦力,不易脱落。(前提是关闭主动降噪)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芯片技术和体积决定了头戴式耳机的主动降噪效果是要优于WF-1000和WF-SP700N的。但就像我们常说的,拿大耳对比耳塞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且由于蓝牙传输的损耗和主动降噪的干扰,无线主动降噪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前提下还要获得好音质其实是极其困难的,就算价高如QC30,只看音质也拼不过500块的有线耳机。
为重要的是,又想缩小体积又要提高音质和降噪效果谈何容易?
所以我觉得,类似功夫龙降噪这种真无线降噪的耳机的优势就是在保证体积小巧的同时还能有相对令人满意的降噪效果。而且外出的使用场景也更多,因为相对QC35而言,包耳(头戴式)耳机的设计尺寸较大,除了外出比较占空间外(比如像我这种小包人士),在炎热如上海这样的夏天带着出街三分钟,耳朵边捂出汗的既视感油然而生。(前提是关闭主动降噪)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芯片技术和体积决定了头戴式耳机的主动降噪效果是要优于WF-1000和WF-SP700N的。在佩戴方面,压头的头戴式耳机相对更为小巧的WF-1000X和WF-SP700N也不占优势,没有了线材的阻拦头顶横梁的压迫,只是塞入耳洞的小巧耳机一定更受欢迎。而且在EB03加入防泼溅后,对于时下大热的健身风潮来说也更为实用。

真无线蓝牙耳机蓝牙耳机厂家
也许还是有些朋友会觉得摸不着头脑,这“蓝牙耳机”和“无线耳机”究竟有什么不同?很多朋友会说蓝牙耳机很多都是无线的,但传统入耳式蓝牙耳机两边单元还是有线缆进行音频信号的传输。也就是说,带有线缆的入耳式蓝牙耳机两侧单元能够同时工作,就像是一个蓝牙音箱,入耳式蓝牙耳机能够通过线缆传输,使得两边耳朵稳定地同步发出声音,但这仅仅只省去了耳机与音源这条线而已。自苹果AirPods热卖以来,TWS真无线蓝牙耳机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诸多耳机商场纷纷跟进这一领域。而以AirPods为代表的真·无线蓝牙耳机,则是更进一步做了减法,同时也意味着工作原理上有所区别。真无线蓝牙耳机会有主副耳机的分别,连接的时候需要发射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带蓝牙输出的音乐播放器等)先与主耳机连上,确定连接之后再与副耳机进行连接,连接完成之后才能正常工作。


开机后音响会自动进入蓝牙模式,数秒后就会进入配对的状态,我们可以看见中间的指示灯在不提闪烁提示音响处于可被搜寻的状态中。从目前我用的这些来看,洛达1526P算是稳定性不错等,瑞煜8763也是后来居上,恒玄的BES2300芯片或许有很多附加功能体验未可知。此时我们需要同时打开手机的蓝牙状态,当然前提是我们的手机就支持NFC功能,目前主流的手机三星Galaxy 3、Note 2、诺基亚Lumia 920以及OPPO Find等均带有NFC功能,我们在此次配对测试中采用了OPPO Find手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