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励志的爸爸?
说起这位爸爸,读书的时候,可是公认的学渣。
可他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居然硬着头皮开始学英语、看书、练毛笔字,甚至会为了帮孩子解一道奥数题发朋友圈求助。
他说自己也不是刚就有这种觉悟的,那会儿也是“丧偶式育儿”,哄孩子、教孩子的苦差事一股脑儿丢给老婆管,自己也乐得当甩手掌柜,下班后瘫在沙发上看电视
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广东幸福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励志的爸爸?
说起这位爸爸,读书的时候,可是公认的学渣。
可他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居然硬着头皮开始学英语、看书、练毛笔字,甚至会为了帮孩子解一道奥数题发朋友圈求助。
他说自己也不是刚就有这种觉悟的,那会儿也是“丧偶式育儿”,哄孩子、教孩子的苦差事一股脑儿丢给老婆管,自己也乐得当甩手掌柜,下班后瘫在沙发上看电视、打游戏。
儿子上小班的时候,因为不想学英语音标闹脾气,被妈妈批评后崩溃大哭:“为什么就我要学习,而爸爸就可以看电视玩手机?!”
那一瞬间,他才意识到:一个嘴上教育孩子读书很重要,而自己却整天只会玩游戏、追剧的家长,是不能让孩子真正信服的。
自此他开始反思自己,耐心地引导孩子:
儿子字写得丑,他就每天早起练字,一张字帖挂满了书房;儿子要学英语,英语从没及格过的他,居然用一年时间拿下托福,然后隔三差五跟孩子用英语对话!
孩子看到爸爸爱学习,也开始跟着做,逐渐收获了学习的快乐,愿意主动学习了。
这简直太励志了!
老话常说“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这位爸爸是孩子的学习榜样。
我国儿童教育家、讲故事孙敬修曾意味深长地对父母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您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
在孩子还小,对世界还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
教育孩子也是“极简单”的法则,确立积极的交流方法是很重要的
想要成为更好的父母,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只要能先从正确的角度看待孩子,其他的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通过交流工具使交流更加冷静,由此可见美丽的语言对孩子和家长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尊重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将孩子放在尊重的位置,孩子才会反馈尊重给父母。家长要说就说正能量的话,美好的话语不仅能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力量,同样也能让温暖回馈过来。
孩子从小就接受积极向上的话语,心里也会越来越有自信,在和他人交流的时候,会无意识地让别人看到他们的爱和美。
极其单纯积极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说“不”。 挫折教育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也会构筑错误的价值观。孩子没有必要感到失败引起的悲伤和愤怒。 失败越是鼓励孩子,使孩子能够正视自己的失败。
如果孩子从小听到的都是坚决的“不要”“不能”,那么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就会很差,因为从内心就没有自信。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教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
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障碍。
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因此,在骂孩子的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地改变自己。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适应。
应试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的导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