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中常见的一些不良现象:
1)员工仪容不整、散漫、做事马虎、对工作没有质量概念,没有局观念,甚至对本职工作也不能尽职尽责,只注重个人利益,不合格部件流入下道工序直至成品报废。
2)物品随意摆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合格品、返修品等混杂。
3)工夹具、量器具、模具等杂乱无章乱丢乱放,机器设备使用保养不当,不按规程操作、使用、保养,随意开关启动设备,长流
现场7s管理
一、企业中常见的一些不良现象:
1)员工仪容不整、散漫、做事马虎、对工作没有质量概念,没有局观念,甚至对本职工作也不能尽职尽责,只注重个人利益,不合格部件流入下道工序直至成品报废。
2)物品随意摆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合格品、返修品等混杂。
3)工夹具、量器具、模具等杂乱无章乱丢乱放,机器设备使用保养不当,不按规程操作、使用、保养,随意开关启动设备,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无人关心过问。
4)工作场所脏污,不注意卫生,乱丢乱扔,随意安通道、消防设施、紧急出口等。
二、不良现象带来的危害:
1)人员的懒散有损企业形象,影响士气,没有集体精神'工作气氛不良工作态度不端正。
2)物品的随意摆放容易混杂,难于管理,寻找浪费时间,增加搬运时间,无效作业增多,数据不易清楚。
3)不按操作规程使用、保养机器容易损坏设备,影响寿命和精度,影响产量。
4)不良现象不仅影响,更重要的是增加不安因素。
三、不良现象会造成浪费
资金的浪费
场所的浪费
物质的浪费
人员的浪费
不产生价值的工作就是浪费
正确认识:
胡适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生动、深刻地揭示了人的陋习:就是做事不够认真,总是做不到位,凡是差不多就好了。很多事情往往因为就那么差一点点而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作时间差不了多少,但是每个人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企业效益之间巨大的差距。每个企业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生产力之间巨大的差距。
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彼此之间巨大的距离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差距造成的。要想弥补这种差距相当不易,因为这需要改变人们的意识和习惯——从差不多到严格按标准。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甚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而7S活动体系正是克服“人做事不够认真,总是做不到位,凡是差不多就好”这一陋习的一副良药。
现场人员着装的统一化与实行挂牌制度
现场人员的着装不仅起劳动保护的作用,在机器生产条件下,也是正规化、标准化的内容之一。它可以体现职工队伍的优良素养,显示企部不同单位、工种和职务之间的区别,因而还具有一定的心理作用,使人产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心等,对于组织指挥生产,也可创造一定的方便条件。
挂牌制度包括单位挂牌和个人佩戴标志。按照企部各种检查评比制度,将那些与实现企业略任务和目标有重要关系的考评专案的结果,以形象、直观的方式给单位元挂牌,能够激励单位更上一层楼,鞭策后进单位奋起直追。个人佩戴标志,如胸章、胸标等,其作用同着装类似。另外,还可同考评相结合,给人以压力和动力,达到催人进取、推动工作的目的。
7、色彩的标准化管理
色彩是现场管理中常用的一种视觉信号,目视管理要求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色彩,并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不允许随意涂抹。这是因为色彩的运用受多种因素制约:
(1)技术因素
没有“7S”会怎样——“脏”的代价
再就是现场的脏。生产现场的脏对产品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很多制造工厂对环境要求异常严格,比如说电子行业,对现场尘土的含量要求非常高。还有做德芙Ij克力时。凡是员工身上带金属的东西都得摘下来。厂家不会让任何东西掉到巧克力里面。而且生产现场的脏也会影响人的士气。一个人在猪圈里面呆着,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精神。
还是那个工厂,它是制造玻璃的,但奇怪的是。车间窗户的玻璃反而是破的。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了玻璃。冬天的时候一刮土就会进来。非常可怕的是。他们工厂不远处有一家水泥工厂。空气当中是灰尘。这些混着水泥的灰尘一旦进入工厂。就会进入还是液态的玻璃。这些液体不断地在生产线流动的过程中凝固。灰尘就粘在这些玻璃上。结果每天做出大量的不良产品。不得不重新做。却没有人想到把窗户修好。
当时。我给他们做一次的培训时,引起了他们工厂上上下下每一个人特别强烈的反响,他们积极地身心地搞7S管理的实施。结果厂就变了个模样。现在这个工厂已变得特别整洁、漂亮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