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采用压制成型法在成球模具中压制成型,成型压力为8Mpa-12Mpa,成型后在空气气氛中干燥,放入干燥烘箱中烘干,然后将试样放入蒸压釜中在≥0.8Mpa压力氛围下进行蒸压养护,然后将经蒸压处理过的试样放入微波烧结炉中,烧结即可,烧结制度为以6KW的微波功率升温至550℃-600℃,在该温度制度下保温10min-20min,然后再以9-12KW的微波功率升温至11
黏土轻质陶粒
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后采用压制成型法在成球模具中压制成型,成型压力为8Mpa-12Mpa,成型后在空气气氛中干燥,放入干燥烘箱中烘干,然后将试样放入蒸压釜中在≥0.8Mpa压力氛围下进行蒸压养护,然后将经蒸压处理过的试样放入微波烧结炉中,烧结即可,烧结制度为以6KW的微波功率升温至550℃-600℃,在该温度制度下保温10min-20min,然后再以9-12KW的微波功率升温至1150℃-1175℃,保温时间为10min-20min后缓慢降温即可。以污水厂污泥制成轻质陶粒,变废为宝,将大大减轻日益严峻的污泥处理问题。

其次是原料的化学成分控制问题,由于城市污泥其化学成分较复杂,易受外界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从而易造成原料体系的化学成分不稳定,不能稳定提供烧结轻质陶粒所需一定量的化学成分SiO2和Al2O3,而SiO2和Al2O3可在高温下形成熔融态矿物,这是提供烧轻质结陶粒强度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本次发明原材料体系中,引入的湿基污泥质量占比并不高,除去其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质量比,剩余干基污泥约为9%-15%,因而对原料体系的成分影响并不大。关于微波烧结轻质陶粒的原料要求:首先,无论是陶粒生料球或是烧成试样,其性能较大程度上都决定于陶粒原材料配比。

其次由于微波烧结过程中材料坯体内外可以实现均匀加热,从而消除了常温烧结时试样内部所存在的温度梯度,也就消除了试样由于温度梯度的存在产生开裂或在内部形成热应力,实现了内部固体颗粒的均匀性和致密性。针对条件二,由于本次发明中所采用的原材料为湖泊底泥和湿基污泥,这俩种材料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类杂质,能够在一定温度下高温燃烧分解产生气体,且本次发明中还引入了碳酸氢钠,一方面碳酸氢钠在高温情况下会熔融分解产生水蒸气和CO2气体,另一方面是作为助熔剂加入。除此之外,坯体内部气体来源还有较少自由水和结合水的蒸发以及原料中某些盐类的分解,因而在孔壁结构足够密实的情况下,原料体系能够为坯体内部提供足够的微孔结构生成条件。据统计,我国大约90%的城市的河湖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每年抛入海洋的淤泥量接近2亿m3,其中仅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产生的疏浚淤泥量就达8000万m3,河道、湖泊底泥的清理处理已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轻质陶粒,作为一种建筑用轻骨料,以其轻体、保温、环保等特性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当前我国轻质陶粒主要以粘土陶粒为主,而粘土原料的来源绝大部分取自于耕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以污水厂的污泥为主要原料,加以一定量的辅料、外加剂,经过脱碳和烧胀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陶粒,可以大量的消耗脱水污泥,不但处理成本大大焚烧法,而且可以避免污泥二次污染,尤其符合我国固废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研究现状近期,国外已有不少关于将污泥制成轻质建筑材料的报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