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醋制作方法
1.蒸熟拌曲:将糯米浸渍,水层比米层高出20厘米左右。浸债时间:冬春气温15℃以下时为12~16小时;夏秋气温25℃以下时,以8~10小时为好。然后捞起放在甑上蒸至大汽上升后,再蒸10分钟,向米层洒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米醋是众多种类醋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含有丰富的碱性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无机盐
汇哥老缸500ml老陈醋厂家
米醋制作方法
1.蒸熟拌曲:将糯米浸渍,水层比米层高出20厘米左右。浸债时间:冬春气温15℃以下时为12~16小时;夏秋气温25℃以下时,以8~10小时为好。然后捞起放在甑上蒸至大汽上升后,再蒸10分钟,向米层洒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米醋是众多种类醋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含有丰富的碱性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无机盐、矿物质等。米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粘牙即已熟透,此时下甑,再用清水冲饭降温;持水分沥干后,倒出摊铺在竹席上,拌入酒曲药。若是采用其它原料,均要粉碎成湿粉,然后上甑蒸,冷却后拌曲。
2.入坛发酵:酿酒的缸应以口小肚大的陶坛为好,把拌曲后的原料倒入坛内。冬春季节坛外加围麻袋或草垫保温,夏秋季节注意通风散热。酿室内温度以25℃~30℃为宜,经12小时,曲中微生物逐渐繁殖起来,24小时后即可闻到轻微的酒香,36小时后酒液逐渐渗出,色泽金黄,甜而微酸,酒香扑鼻。这说明糖化完全,酒化正常。酸味和鲜味:如在食醋溶液中添加了高浓度的鲜汤后,则可使鲜味有所增1高,所以有用食醋调味的菜肴时如需要提高鲜味,应添加鲜汤,而不宜添加味精。
3.加水醋化:入坛发酵过程中,糖化和酒化同时进行,前期以糖化为主,后期以酒精发酵为主。为使糖化,还要继续发酵3~4天,促使生成更多的酒精。当酒液开始变酸时,每50公斤米饭或淀粉,加入清水 4~4.5倍,使酒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以利其中醋酸菌繁殖生长,自然醋化。醋有米醋、陈醋、香醋、麸醋、酒醋、白醋、各种果汁醋、蒜汁醋、姜汁醋、保健醋等。
4.成品着色:通过坛内发酵,一般冬春季节40-50天,夏秋季节20~30天,醋液即变酸成熟。此时酵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品上层醋液清亮橙黄,中下层醋液为乳白色,略有混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成品醋。一般每百公斤糯米可酿制米醋450公斤。白醋口味单薄,酸味较浅,在拌菜或是做西餐时,需要不影响菜色的调味品,白醋就是好的选择。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米醋的传说
传说米醋是酿酒鼻祖、五千年前夏朝的杜康工作“失误”的产物,如果说,酿酒是杜康的精心发明,那么制醋则似属他偶然之中所得。
它既香又甜还略带点苦,不但本身滋味美,而且用于烹调,既能杀菌、去毒,保持营养成分和加快肉类成熟或酥烂;营养师建议,让胃口不好的慢性v病病1人和味觉退化的老年人适量吃些醋,可以调节食欲,改善进食情况。又可去腥臊、解油腻;还能调和与增益百味,如使肉类更加鲜醇,令咸、甜、辛、辣、麻诸味趋于和谐、适口,在保健养生方面,不但可以醒脾开胃,增进食欲,促进唾液分泌和提高胃液酸度,促进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有助于消化吸收;而且还是一味可口良药!
米醋的做法
米醋米醋是使用大米制成;采用民间原始的手工酿造工艺形成。味道纯正,对预防中暑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对调理肠胃也有不错的功效。此工艺湖南桃江民间流传甚广。
米醋的传统做法:1.在清明节将糙米浸在缸里,浸泡七天。2.七日后捞上用粽皮袋吊在屋内阴干。如何选一瓶好醋1看标签:买醋时买标有“酿造”的醋,味道营养都比配制的好。3.在农历四月初八倒入瓷瓮中,一升米一桶水的比例兑水,密封。4.用二年生长期的枚树棍每天搅三次,到农历六月六起醋,倒锅里煮沸,放少许盐。5.凉后过滤装瓶。6.注意卫生,开罐密封时手洗干净。枚树棍,刺木棍砍后晾干可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