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化防灭火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煤矿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煤矿因为火灾而引起的事故仍然是防不胜防。因此,为了确保矿山安全开采,有效预防和控制煤层自燃,必须把握现有防火技术和在这一领域的z新进展。主要进、回风巷首先考虑布置于煤层底板岩性较好的岩层中,其距煤层的距离应超过回采动压的影响范围,一般为20m。但是,煤自燃过程中预防和控制,不是一种材料是万w
惰化防灭火材料
惰化防灭火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煤矿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煤矿因为火灾而引起的事故仍然是防不胜防。因此,为了确保矿山安全开采,有效预防和控制煤层自燃,必须把握现有防火技术和在这一领域的z新进展。主要进、回风巷首先考虑布置于煤层底板岩性较好的岩层中,其距煤层的距离应超过回采动压的影响范围,一般为20m。但是,煤自燃过程中预防和控制,不是一种材料是万w能的,通常是一个联合行动的结果,运用几种防火技术和材料,关键是要分析煤自燃的发展条件,位置,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手段。
合理布置巷道是煤层开采的主要防灭火手段之一!
1、合理确定巷道位置。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尤其是自燃倾向性较严重的厚煤层,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和一些服务时间较长的区段进、回风巷道,在布置巷道时,应根据围岩岩性、矿压大小和支护方式等因素,综合权衡后合理确定其位置。主要进、回风巷首先考虑布置于煤层底板岩性较好的岩层中,其距煤层的距离应超过回采动压的影响范围,一般为20m。若沿煤层顶板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巷道的服务期限、煤层硬度、开采深度、顶板岩性等因素后,合理确定相邻巷道之间留设煤柱的合理尺寸,采区内主要巷道间的煤柱尺寸一般为40~50m。液态CO2的气体温度为-20℃左右,仅需很少的热量就能使其实现迅速气化(产气量可轻易达到1500m3/h以上),而且通过液态CO2流量与气化温度的控制能够实现气液两相输送,使得其出口温度更低,输送气体流量更大。
7、由工程部组织编制《肥田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并上报有关部门,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同意后,下发矿属各单位,各单位必须贯彻到每个职工。
8、矿井每个入井人员不仅要随身佩戴自救器,还要懂得自救器的原理,会使用自救器,防止在发生爆b炸时,能安全逃生。
9、任何人员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及灾z区通风、、煤尘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灾。并迅速汇报矿调度,在灾z区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按照《肥田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受火灾威胁人员撤离险区,并组织人员利用一切灭火器材灭火。在矿井工作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一定要在矿井的周围安置好的矿用消防器材。
10、火势无法控制时应及时对相关巷道进行封闭,利用现有管路对火区进行注水、注氮、注浆,将火区有效控制、隔绝。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所有的自燃发火点和高温点无一例外的都在采煤工作面的“两巷”(即回风巷、运输巷和停采线)上。因此,确认这就是肥田煤矿自燃发火的分布规律。在这三条线的内侧10m左右范围内,形成一个“U”型带。水溶性胶体煤矿防灭火材料是一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液态改性树脂材料,该材料与水混合后,可与水起反应成不流动的固态状胶体,该胶体可用于封堵与充填煤岩体裂隙与冒落空洞、堵水、封堵采空区等。在这三条线上,自燃发火的基本要素同时存在,故而形成带。
根据不同的情况煤层高温自燃发火点的分布规律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面的停采线容易自燃。在一个区段内,当一分层回采结束形成了停采线后,以下的各分层在回采过程中,停采线则是风压差(18~26m3/min)z大的漏风通道,而且又有良好的漏风孔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