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换器技术有哪些延伸呢?
1、防腐技术。近年来,各国在换热器防腐领域的研究和设计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比如阳极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新型防腐是材料的应用等都为这类换热器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另外,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换热的防腐蚀性能。
2、大型化与小型化并重。随着成套装置的大型化,换热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微电子,航空航天、、化学生物工程、材
采暖板式换热机组制造厂家
板式热换器技术有哪些延伸呢?
1、防腐技术。近年来,各国在换热器防腐领域的研究和设计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比如阳极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新型防腐是材料的应用等都为这类换热器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另外,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换热的防腐蚀性能。
2、大型化与小型化并重。随着成套装置的大型化,换热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微电子,航空航天、、化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场合的特殊要求而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3、强化技术。各种新型、换热器逐步取代现有常规产品。电厂动力效应强化传热技术,添加物强化沸腾传热技术,通入惰性气体强化传热技术、滴状冷凝技术、微生物传热技术、磁场动力传热技术、纳米流体传热技术等将得到研究和发展。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与别的换热器相比显而易见: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高,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易维护。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并且不像管壳式换热器那样需要预留出很大的空间用来拉出管束检修。而板式换热器只需要松开夹紧螺杆,即可在原空间范围内地接触到换热板的表面,拆装方便,便于清洗。对于水-水换热器,其传热系数K值一般为800-1200w/m2*K。体积小重量轻,在狭小的空间易安装。板式换热器的设计选择方式。
单板面积的选择:
单板面积过小,则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多,也即使占地面积增大,程数增多(造成阻力降增大);反之,虽然占地面积和阻力降减小了,但难以保证板间通道必要的流速。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站更应该注意此问题。流速小于0、2m/s时,流体达不到湍流状态,且会形成较大的死角区。
正确的安装方式是板式换热机组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使用我们的产品,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板式换热机组的安装方法。
1、机组可直接放置在机房内混凝土基础上(适合电机功率较小的机组),也可用膨胀螺栓或预埋螺栓固定。当机组安装在楼板上时,请校核楼板承载能力。
2、机组安装前,需要预做基础的,可先做一素混凝土基础,高约100~150mm,长、宽比机组底座尺寸大200mm即可,基础表面要水平。并考虑四周各有1000~2000mm左右的操作维修间距。
3、安装前,应检查一次侧、二次侧、供水管道和电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把与机组相连的管道吹扫、冲洗、试压,验收合格后,方可与机组连接。
4、若机组本身未配置温控阀,而又无人值守的,建议安装时在一次侧进口或出口管上安装电动或自力式温控调节阀,温度传感器设在二次侧出口管上。注意:温控阀只能作为调节用,不能用作关闭阀使用。
5、组装卸车或转运时,请不要倒置或倾斜;在现场施工时,严禁把机组作为焊机接地线。
6、若外管和机组接口方位有差异,可以适当调整机组管道出口方向,使其和外管顺利连接。
7、根据安装要求,先把机组就位,调整到合适位置,再安装有关管道安装施工规范进行连接。
8、整个管路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吹扫、冲洗、试压、保温,验收合格后方可试车。
9、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连接管道法兰,特别注意不要接错进出口。配对法兰皆为。蒸汽侧垫片为金属缠绕垫片,循环水侧为橡胶垫。
当两台或两台以上机组并联时,每台机组的出水管应安装止回阀。
10、机组连接的管路系统高点应安装自动排气阀,低点应安装泄水阀。
11、电控柜应注意防潮,并符合间距和防爆要求。连接电源时应注意电机转向和标示是否一致。
12、部管道连接好后,应对系统按照安装验收规范整体试压,合格后方可调试
机组结构及原理
板式换热机组是由板式换热器、水泵、关断阀门(球阀、蝶阀、截止阀等)、Y型过滤器、软连接、止回阀、安全阀、仪表等部件组成
蒸汽机组还包括减压阀、疏水器、破真空阀、蒸汽过滤器等蒸汽组件
机组的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执行机构、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系统等,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压差变送器、流量计、热量表、液位开关和温度开关等;执行机构包括电动调节阀、变频器和电磁阀等
机组的换热原理:
二次低温回水经过滤器除污后,经由循环泵进入换热器,吸收一次热媒放出的热量,供水达到设定温度流向供热管网进行供热;
一次热媒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换热器,放热给二次介质后,管经电动调节阀后由回水管返回热源,加热后再次参与换热;
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补水泵适时对二次循环水系统进行定压补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