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胶印机的洗墨装置及过程在印刷过程中,尤其是单色胶印机,无论Y、M、C、BK四色印刷,还是商标、包装装潢往往经常需要洗墨换色,对整个胶印机的输墨系统进行清洗,然后再换上新墨。洗墨装置刮墨器是由橡皮刀、收墨槽、紧松调节螺丝组成。
洗墨的过程:在墨辊上面浇上和洗车水,将刮墨器安装在洗墨的位置槽里,拧紧调节螺丝,使橡皮刀呈40°角度与胶印机相对应的串墨辊表面接触,串墨辊纵向和横向
手提袋印刷价格
单色胶印机的洗墨装置及过程
在印刷过程中,尤其是单色胶印机,无论Y、M、C、BK四色印刷,还是商标、包装装潢往往经常需要洗墨换色,对整个胶印机的输墨系统进行清洗,然后再换上新墨。洗墨装置刮墨器是由橡皮刀、收墨槽、紧松调节螺丝组成。
洗墨的过程:在墨辊上面浇上和洗车水,将刮墨器安装在洗墨的位置槽里,拧紧调节螺丝,使橡皮刀呈40°角度与胶印机相对应的串墨辊表面接触,串墨辊纵向和横向运动,将输墨系统上的旧墨和源源不断地通过橡皮刀刮洗到收墨槽里面。

洗墨换色清洗得干净,对于印刷色相的准确把握起着关键作用
洗墨换色清洗得干净,对于印刷色相的准确把握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洗墨印品才能色相正,墨色鲜艳准确,在实际洗墨换色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洗墨的刮墨器装置,必须是在洗墨换色的时候,或者由于其它因素需要清洗墨辊时才能将其安装到胶印机上,安装时将收墨槽两端的偏心销轴搁置在固定于胶印机墙板上的支承轴的开口槽中,将调节螺母固定在墙板上的方铁块的开口之中。然后开动胶印机,并且拧动调节螺母,使橡皮胶刀的刀刃缓慢地向串墨辊的表面接触,左右两端的调节螺丝接触压力要求均匀,橡皮刀与串墨辊每一个部位均匀接触,能够地刮除油墨。
2.在清洗墨时,为了而干净地清除掉所有墨辊上的积墨和墨色痕迹,从输墨部件上部,在靠近墨斗区的墨辊上浇撒,这样,清洗焉的废墨便从橡胶刀口上部流入收墨槽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清洗,就能把墨辊洗干净。
3.输墨部件墨辊和墨斗清洗干净之后,要揩擦干净,用干净、柔软、整洁无纤维绒毛并吸水性能好的布头进行清理。
4.清理洗墨机构的刮墨器安装位置要准确,将橡皮刀片与串墨辊的表面之间保持相等距离和相同的接触压力。
5.清理干净后,拿擦布要稳揩擦的速度要快捷,胶印机在运转情况下切莫让擦布卷入墨辊之中。
6.洗墨换色要求操作者从上部墨辊浇撒时,要保持均匀适量,切不要使四处飞溅。
7.车间严禁吸烟和明火,防止洗墨换色时发生火灾。
8.胶印机运转状态,擦洗墨辊必须注意安全。

画册印刷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画册印刷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平常见到的画册基本上是铜版纸印刷而成的,铜版纸根据其
厚度不同而分为:105g铜版纸,128g铜版纸,157g铜版纸,200g铜版纸,250g铜版纸,300g铜版纸。绝大部分企业宣传画册都会采用200g为封面,157g为内页的纸张材料进行印制,这种方式印刷而且价格为低廉。
还有采用封面特种纸,内页铜版纸的材料,也有全部采用特种纸印刷的企业宣传册。
印刷尺寸
平常见到的画册尺寸为16开,即210×285mm,原因是这种尺寸节约纸张,大度纸张为889×1194mm,一张大度纸张刚好可以印16个页面,因此叫大度16开。
一般书籍尺寸略有不同,书籍采用正度纸张印刷,正度尺寸为787×1092mm,16开算下来尺寸为185×260mm,所以我们在图书馆看到的小说散文类书籍绝大部分为这个尺寸。
印刷工艺
采用彩色印刷是企业宣传北京画册印刷的工艺,全部页面彩色印刷,装订起来印制成册即可。
但是为了增加画册的美观性能,许多画册更加了一些别的印刷工艺,比如压纹、UV、烫金、凹凸、丝印、覆膜、滚金、透空等。
UV:提升光感,凸显立体效果。
覆膜:有效防止纸张发黄褪色和破损,有一定防水性能。
锡烫:质感更佳,华丽。
起凸:增加图像的三维度,增加印刷品的手感和观感。
常见的北京画册印刷装订方式有:骑马钉,无线胶装,锁线胶装、精装等。
骑马钉:画册印刷平坦、费用低、便捷,适用于页码少的画册。
无线胶装:切边整齐有美感,翻阅方便。
锁线胶装:加固胶装质量,密度更高,平整不易散开。

纸张特性对印刷品套印精度的影响
纸张特性对印刷品套印精度的影响
对于精细的印刷品,套准要求较高,一般允许误差在0.05mm内。多色印刷中,引起套印不准的原因很多,但印刷过程中纸张因含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纸张变形是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纸张含水量改变不仅导致纸张的膨胀或收缩,而且由于含水量变化使得纸张局部尺寸变化,从而产生其它形式的变形,如卷曲、皱摺等。这种变形严重地影响印刷品的印刷工作者关心的是相对湿度对纸张含水量的影响。
室温一定,高湿度时相对湿度变化引起含水量的变化率比中湿度时相对湿度变化引起含水量的变化率大得多;低湿度时也是如此。从这一角度看,印刷在中等湿度条件下进行有利。
两者组成一个闭合的滞后回路,这种现象称为纸张的调湿滞后现象。表现为:某一相对湿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水量的纸张,如果再经吸湿(脱湿)后,重新回到原有相对湿的环境空气中,其含水量比原来的要有所增加(减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