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准化的形成环境存在困难。我国的道路交志实施的 是强制性,即《道路交志和标线》(GB 5768 )。至今也仅仅是开了 一个口子“道路交志的光学模式有逆反射式、发光式、照明式”。第三个阶段的近7年时间里,交志的技术标准工作得到了质和量的同步提升,超过10部、行业标准完成制修订并发布实施,同时还有较多省份和城市制订了地方规范标准。而主
道路发光标志
产品标准化的形成环境存在困难。我国的道路交志实施的 是强制性,即《道路交志和标线》(GB 5768 )。至今也仅仅是开了 一个口子“道路交志的光学模式有逆反射式、发光式、照明式”。第三个阶段的近7年时间里,交志的技术标准工作得到了质和量的同步提升,超过10部、行业标准完成制修订并发布实施,同时还有较多省份和城市制订了地方规范标准。而主动发 光式道路交志的工艺、设计、设置、验收等规范在该标准中几乎没有提及,标 准依旧主要是介绍逆反射式道路交志技术。这样使得主动发光道路交 志在开始的推广应用中非常乏力。
产品的应用缺乏市场推动力。由于范围内的道路交志 制造业长期依赖于反光膜材料,而工程用反光膜的产业制造技术门槛极高,多年 来仅仅被美国、日本等少数巨头企业掌握着前端技术,并形成了资本化市场运 作。反光膜应用于交志,有着稳定的需求、高额的利润、巨大的产业环境,促 使那些少数掌握技术、拥有资本的巨头企业坚持宣传并引导道路交志制造 业局限于使用反光膜材料、并仅仅在反光膜技术工艺上提升,影响着道路交 通管理者的思路和选择。1995年发布实施了JT/T279《公路交民板技术条件》。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致力于“主动发光”道路交通 标志产品的制造公司,但是几乎全部是普通逆反射交志制造厂家转型,很难 在技术、资本、产业方面形成强大实力和影响力。在我国,道路交志道路交 志的选用属于特有的管理体制,其受益使用者是普通出行者,但采购决 策者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普及速度滞缓。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科技,给主动发光交志的研究带来了机遇。 在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续近io年的技术攻关下,相关系列产 品的制造和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国际的水平。技术上,根据道路管理的需求变化设置智能型交志,车辆自动识别接收现场交志信息,从而将信息反馈到车载系统,实现车辆的自动按照道路交通管理要求控制驾驶行为。该公司2017年实现了面板显 示型主动发光交志5万平方米的产业化生产,市场覆盖。相关科技成 果先后获得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作者: 来源:)